陆丰100元3小时服务,陆丰百元叁小时体验
说起咱们陆丰这片地方,最近有个挺新鲜的事儿——就是那个“陆丰100元3小时服务”。前两天路过镇口的布告栏,发现好几个地方都贴着类似的宣传单,蓝底白字特别显眼。
我琢磨着,这价钱倒是实在。现在随便看场电影都得五六十,要是能花一百块体验叁个钟头的当地服务,确实让人心动。隔壁老陈上周带着全家去试了那个“陆丰百元叁小时体验”,回来逢人就夸,说是在金厢滩那边跟着渔船出了趟海,还学会了撒网捕鱼的诀窍。
亲身体验的惊喜
那天我也去试了试这个陆丰100元3小时服务。接待的是个皮肤黝黑的本地大叔,说话带着浓重的渔港口音。他递给我一件救生衣,乐呵呵地说:“咱们不赶时间,你就当是来亲戚家串门。”这话听着就舒坦。
坐在晃晃悠悠的木船上,大叔边掌舵边指着海面说故事。哪片海域的鲳鱼最肥美,什么时候能看到海豚跃出水面,这些书本上学不来的知识,他都像唠家常似的娓娓道来。最让我惊喜的是,他还教我们认潮汐,说这是海边人必备的生存智慧。
同船的几个年轻人刚开始还忙着自拍,后来都收起手机,认真跟着学打绳结。那个来自武汉的姑娘小刘兴奋地说,这比在景区挤来挤去有意思多了。确实,这种慢节奏的体验,让你真的能触摸到这座海边小城的脉搏。
叁个钟头转眼就过,我们拎着刚捞上来的海鲜准备返航。夕阳把海面染成金橙色,船身随着波浪轻轻摇摆。这时候才明白,所谓的陆丰百元叁小时体验,买的不是服务,而是这段能装进记忆里的时光。
下船时大叔递来一张手写的小纸条,上面记着烹饪刚捕捞的海鲜的小窍门。他说这是他们家传的做法,简单又入味。这张皱巴巴的纸条,反而成了这趟行程最珍贵的纪念品。
现在想想,这种接地气的旅游方式之所以受欢迎,大概就是因为它让人感觉真实。没有刻意的表演,没有商业化的套路,就是让外来的人用百来块钱,实实在在地当叁小时的“临时陆丰人”。
这两天又看到新推出的农耕体验,据说能跟着老乡下地种菜。说不定下回休息,我还会再去试试这个陆丰100元3小时服务。毕竟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能花小钱找到这样朴实无华的乐趣,确实是件难得的事。
镇上的老人说,从前陆丰人招待远客,从来不算计收多少钱,就是尽心让客人玩得痛快。现在这个百元体验,倒像是把这种老传统用新方式延续了下来。虽然时代在变,但这份热情好客的心意,还是那么真切实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