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冶品茶上课工作室,大冶品茶学习体验坊
大冶这个地方,向来以茶闻名。前段时间路过城东,偶然看到一家挂着“大冶品茶上课工作室”招牌的店铺,木质招牌透着几分雅致,让我这个老茶客不由得停下了脚步。
推门进去,茶香扑面而来。不像有些茶馆香气浓得发腻,这里的味道清淡悠长,是那种上好的茶叶才有的自然气息。工作室主人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,大家都叫他陈师傅。他正在给叁两个学员讲解怎么辨别茶叶的干燥度,边说边用手轻轻捻着茶样。
从茶叶到茶艺的慢慢来
“很多人以为喝茶就是泡开喝下去,”陈师傅说着,给每人发了一小撮茶叶,“其实啊,这里面门道多了去了。”他让我们先看干茶的颜色,再闻干香,然后才说到水温的控制。有个年轻姑娘急着要冲水,被他温和地拦住了:“别急嘛,茶是要慢慢品的。”
说来也怪,在他这里,就连最简单的玻璃杯泡法都变得讲究起来。注水要沿着杯壁缓缓而下,不能直接冲击茶叶。第一泡通常是不喝的,叫做“醒茶”。这些细节,要不是亲自来体验,平时自己喝茶根本不会注意到。
第二次去的时候,正赶上他们在办“大冶品茶学习体验坊”的周末活动。这回人多了些,有退休的老人,也有年轻的上班族。陈师傅换上了传统的茶人服,正在演示盖碗的使用技巧。
一杯好茶里的门道
“拿盖碗的手法很关键,”他边说边做示范,“拇指和中指捏住碗沿,食指轻压盖钮。这样既稳当,又不会烫手。”底下有人试了试,果然很顺手。我注意到,在这里学习的人都很放松,没有那种正襟危坐的拘束感。
陈师傅泡茶时总爱说些茶的故事。比如大冶本地特有的云雾茶,为什么生长在高山的就比平地的滋味醇厚;又比如同样的茶叶,为什么春天采的和夏天采的香气差那么多。听他这么一说,原本普通的喝茶突然变得有意思起来。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品茶环节。同一款茶,每个人泡出来的味道竟然都不一样。有个小伙子泡的茶苦涩味重,陈师傅尝了一口,笑着说:“你这是水太烫,坐杯时间又长了。泡茶就像和人相处,得掌握好火候。”
在工作室里待得越久,越发觉得喝茶这事不简单。光是绿茶,就有龙井的炒青、碧螺春的揉捻、云雾茶的晾青等各种工艺差别。陈师傅从不一下子讲太多,每次只重点说一两个知识点,让大家真正消化得了。
说来也怪,自从去过几次之后,我发现自己在家泡茶的习惯都变了。以前总是随手抓把茶叶,开水一冲了事。现在会先看看茶叶状态,想想用什么水温最合适。就连买茶叶的时候,也学会先闻一闻干茶香,再决定买不买。
前两天又路过那里,看见工作室里新来了几个学员,正认真地跟着陈师傅学烫杯洁具。我想起自己第一次来的样子,不禁笑了。这家大冶品茶上课工作室,确实让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了喝茶这回事。
也许,好的茶艺就是这样,不急着教你成为专家,而是让你在慢下来的过程中,自然而然地爱上这种生活方式。每次端起茶杯,都能想起在这里学到的点点滴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