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州上课资源喝茶,高州学习空间品茶
高州人的学习新风尚
最近路过城南那片老城区,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变化。以前街坊们见面总爱约着“得闲饮茶”,现在年轻人碰头却多了句“去学习空间坐坐?”这话听着新鲜,可细细琢磨,高州人骨子里那份既重视读书又懂得生活的劲儿,其实一直都没变。
要说这高州上课资源喝茶的地方,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补习班。记得去年表妹备战考研那会儿,总抱怨家里太吵,图书馆又得抢座。后来她发现了中山路那家叫“墨香阁”的学习空间,这一去就离不开了。她跟我说,那儿既有像大学自习室那样的安静隔间,也有摆着舒服沙发的小茶座。学累了起身接杯免费的热茶,站在窗前看看老街风景,再回去做题时思路都清晰不少。
我特意挑了个周末下午去转了转。推门进去,最先闻到的是一股书卷气混着淡淡的茶香。左手边区域安静得能听见翻书声,同学们都戴着耳机埋头苦读;右手边的休闲区则有叁两好友低声讨论着什么,手边的茶杯还冒着热气。老板是位戴眼镜的年轻人,他边擦拭茶具边说:“很多人以为我们就是装修好点的奶茶店,其实我们更想做的是营造能静心学习的环境。你看那个穿蓝衣服的男生,他在这儿连续来了两个月,说是终于把注册会计师的硬骨头啃下来了。”
这种将高州学习空间与品茶结合的模式,意外地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。比如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小陈告诉我,在家复习总忍不住躺床上,在图书馆又不能出声背书,这儿却可以随时切换到不同区域。他最喜欢下午叁点那会儿,当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书本上投下斑驳光影,服务员轻轻放下一壶新沏的绿茶时,那种温暖妥帖的感觉,让枯燥的申论背诵都变得诗意起来。
更让人惊喜的是,这些空间渐渐成了知识交流的驿站。我见过退休的老教师在这儿指导高中生写作文,也遇到过做跨境电商的年轻人边品工夫茶边交流运营经验。不同于咖啡馆的喧闹,茶香氤氲中的学习氛围,似乎天然就带着几分沉静与专注。有个高叁学生说得特别实在:“在这儿刷题,看着周围人都在认真学习,自己也不好意思玩手机了。”
或许这就是高州人特有的智慧吧——既明白寒窗苦读需要专注,也懂得张弛有度才是长久之计。当别的地方还在争论该让孩子上哪个培优班时,高州人已经悄悄把学习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。就像老街那家开了二十年的茶叶店老板说的:“读书和喝茶都是一个理,急不得,要慢慢品。”这话听着平常,可当你真正坐在那些学习空间里,看着年轻人时而凝神思考时而举杯轻啜的样子,就会明白这种从容态度的可贵。
夜幕降临时,我又路过那家学习空间。透过落地窗,依然能看到不少亮着的台灯和伏案的身影。但与普通自习室不同的是,几乎每个座位旁都放着一盏温茶的保温垫。这温馨的画面让人心生感触:原来追求进步的路上,也可以这般有温度、有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