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阳耍女娃,当阳耍女娃的游玩趣事
要说当阳最热闹的地方,还得是玉泉山脚下那片溪滩。昨儿个日头正好,我蹲在青石板上看几个半大娃娃戏水,有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胆子忒大,光着脚丫就往溪中间跑,水花溅得老高。她娘站在岸上直跺脚:“你个耍女娃,快回来!衣裳湿透了看我不揍你!”那丫头回头扮个鬼脸,反而蹚得更起劲了。这般景象,倒让我想起二十年前在这耍水的光景。
溪滩边的老把式
溪东头王老汉正在教孙子甩陀螺。老人家用麻绳绕了叁圈,手腕轻轻一抖,枣木削的陀螺就在青石板上嗡嗡转起来。“当年你爸学这个,把隔壁张婶的陶罐砸碎七八个。”王老汉说着往我们这儿瞥了一眼,“现在这些耍女娃,都抱着手机蹲墙角,哪像我们当年...”话音未落,先前那丫头突然窜过来,夺过鞭子有模有样地抽了两下,陀螺竟歪歪扭扭转起来了。王老汉张着嘴,后半句话卡在喉咙里,逗得周围纳鞋底的大婶们笑岔了气。
暮色渐浓时,镇南头的打谷场传来锣鼓声。几个穿红袄的姑娘正在排练花鼓戏,水袖翻飞间,领头的姑娘突然即兴加了段俏皮动作,活脱脱就是白天溪水里那个耍女娃。旁边的老人眯着眼笑:“这丫头,把耍女娃的机灵劲儿都编进戏里了。”场院边堆着的稻草垛上,叁五个小孩正学着跳,虽然动作歪七扭八,却透着股野生的欢腾。
月亮爬过老槐树梢时,整条街都飘着醪糟的甜香。李家媳妇刚出摊,就被看戏散场的人群围住。有个浑身沾着草屑的小子攥着五毛钱挤到前头,说要买碗醒神的给练戏的姐姐。铁勺碰着瓷碗的叮当声里,恍惚还能听见白天的笑闹。这时候要是仔细看,能发现溪滩边的青石板上留着几道水渍,像极了某个耍女娃回家前留下的记号。
晚风掠过稻田,把打谷场上的锣鼓声送出去老远。几个黑影猫着腰往溪边溜,带头那个羊角辫在月光下一晃一晃的。石板路上传来细碎的脚步声,还有压着嗓子的嬉闹:“明天咱们做个更大的水车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