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山品茶加惫工作室,密山茶约微信工作室
最近朋友圈里总有人提起密山品茶加惫工作室,说是能约到特别地道的茶席。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了微信,没想到还真让我发现了个新天地。
工作室的负责人是个穿着棉麻衫的姑娘,大家都叫她茶妹子。第一次去的时候,她正在院子里烧水,红泥小炉冒着细细的白烟。“来得正好,今年春采的蒙顶甘露刚开封。”她边说边递过来一只温热的品茗杯,动作熟练得像老朋友串门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茶室布置得简单却讲究,原木茶桌上摆着紫砂壶,墙角青花瓷缸里插着几支枯莲蓬。茶妹子沏茶时总爱念叨:“水要刚冒蟹眼泡,茶叶要在掌心焐热了再入壶。”看着她不紧不慢地温杯、投茶、注水,时间好像突然慢了下来。窗外是密山常见的蒙蒙细雨,屋里茶香袅袅,这种惬意,确实跟城里那些网红奶茶店不太一样。
来了几次后发现,这儿常客还真不少。有退休的老教师每周必来,就为了那泡陈年普洱;还有几个年轻的上班族,下班后专门开车过来喝杯茶放松。茶妹子记性好,总能根据每个人的口味推荐合适的茶。上次她给我试了款蜜兰香单丛,那股子甜香到现在还记得。
藏在茶叶里的人生滋味
记得有回遇到位做设计的客人,正为方案发愁。茶妹子什么也没说,默默换了泡老白茶。叁泡过后,那位客人突然拍腿笑道:“想通了!就像这茶,简简单单反而更有味道。”我在旁边听着,觉得这密山茶约微信工作室倒不像个卖茶的地方,更像让现代人喘口气的驿站。
最近他们新到了批桂花乌龙,茶妹子在朋友圈发了段小视频:白瓷盖碗里,金黄的茶汤缓缓注入公道杯,隔着屏幕仿佛都能闻到那股桂花香。立马就有老茶友约了周末的茶位,说是要带着新收的建盏来配这款茶。
茶妹子的工作室从不搞什么营销套路,就是安静地做茶。有次我问她怎么不扩大经营,她正在洗茶具,头也不抬地说:“茶这东西,人多了就没意思了。现在这样,来的都是真心爱茶的,多好。”也是,在这喧闹的城市里,能找到个安心喝茶的地方,确实难得。
昨天下午又去了趟,茶妹子正在教新来的客人闻香。那人闭着眼深深吸气,嘴角不自觉扬起。看着这画面,我突然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专门过来。在这儿,喝茶不只是解渴,更像是在快节奏生活里,给自己留的一处温柔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