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兴火车站300一次,德兴站台服务300一回
德兴火车站不大,老式的绿皮火车偶尔会在这里喘着粗气停靠几分钟。站前广场总是有些拉活儿的司机,见了人就招呼。我常在这儿坐车,听得最多的就是那句“德兴火车站300一次”。
那天我又听到这价钱,顺口问了句:“这叁百块,具体是去哪儿啊?”老师傅嘿嘿一笑,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:“就这价,远近都这个数,德兴站台服务300一回,老规矩了。”
叁百块的门道
后来混熟了才知道,这“德兴火车站300一次”里头大有文章。不只是从火车站拉到市区那么简单,它包涵的东西多了去了。老师傅掏出皱巴巴的香烟,给我递了一根,我没接,他就自己点上。
“你看啊,”他吐着烟圈说,“这叁百块,不光是车费。你要是外地来的,我还得告诉你哪家馆子实在,哪个旅店干净。碰上需要搬行李的,我这把老骨头也得搭把手。这都算在里头。”
我听着觉得有意思。这不就是现在的网约车和旅游向导的合体吗?只是人家没那么多花哨说法,就一句“德兴站台服务300一回”,朴实得很。
老师傅说着说着来了兴致:“上个月有个小伙子,从南边来的,说是要去找他十几年没见的姑姑,就记得个村名。我拉着他跑了叁个村,问了不少人,最后真给找着了。你说,这叁百块值不值?”
我想了想,确实值。现在随便打个车进趟城都得百来块,要是迷了路,耽误的时间和精神头更是不好算。
老张的故事
老师傅姓张,跑这条线已经跑了小二十年。他说以前没这么规范,价钱都是随口喊,有时五十,有时一百,客人觉得不踏实,他们也难做。
“后来咱们几个常在这蹲点的合计了一下,”老张把烟头摁灭,“就定了这个价,德兴火车站300一次,明码实价,谁也不许乱来。”
这倒是个好法子。客人不用担心被宰,他们也不用费口舌讲价。时间长了,大家都认这个规矩,连车站管理员都默许了他们的存在。
老张最得意的是他那本皱巴巴的笔记本,上面记满了电话号码。“这些都是老客人,下次再来德兴,直接给我打电话,不用到车站现找车。”他说这就是“德兴站台服务300一回”的真本事——做的是回头客生意。
有一回,一个北京来的客人在德兴丢了钱包,是老张帮着垫付了住宿费,后来那人专门寄钱来还,还多给了两百表示感谢。老张说这不是钱的事,是人家信得过他。
我听着这些零零碎碎的故事,忽然觉得这叁百块背后,是种快要消失的老派经营——靠的不是础笔笔上的五星好评,而是实打实的口碑和人跟人之间的信任。
天色渐晚,又一辆绿皮火车缓缓进站。老张站起身,拍拍屁股上的灰:“又来活儿了。您慢走,下次来德兴还找我,德兴火车站300一次,保管给您服务周到。”
我看着他小跑着奔向出站口的身影,突然明白了这看似简单的叁百元服务背后那份沉甸甸的分量。在这小站的来来往往中,藏着许多大城市已经找不到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