冀州大学城学生约茶,冀州学子品茗邀约
最近走在冀州大学城的林荫道上,总能闻到若有似无的茶香。说来也巧,这学期开始,身边喝茶的同学突然多了起来。不管是图书馆角落捧着保温杯的学长,还是宿舍楼下手忙脚乱泡着茉莉花茶的学妹,茶香似乎正悄悄浸透我们的校园生活。
记得上周叁下午,我在教学楼拐角撞见同班的陈晨。他正提着个透明茶壶,里面飘着几片碧绿的茶叶。“要不要尝尝今年的明前龙井?”他边说边给我倒了半纸杯。温热的茶汤入口,那股鲜爽竟让我想起老家雨后竹林的味道。我们就这样站在走廊聊了半小时,从茶叶品质聊到专业课作业,最后约好周末一起去新开的茶室写小组报告。
茶香里的相遇时光
学校后门那条小街现在成了我们常去的据点。七八家茶室隐在梧桐树影里,木门上挂着手写招牌。最常去的那家叫“知叶”,老板是个毕业五年的学长。他说开店纯粹是因为怀念读书时在茶馆赶论文的日子。“那时候总爱约同学来喝茶,说着讨论课题,结果多半在聊人生理想。”
这话让我想起昨天在茶室偶遇的场景。邻桌坐着文学院的两个女生,她们摊开笔记本,中间摆着白瓷盖碗。其中一个扎马尾的姑娘正在说:“这句‘人生若只如初见’配凤凰单丛最合适,茶汤金的透亮,就像初见时的心动。”她们把诗词鉴赏课作业泡进了茶里,这画面比图书馆里的正襟危坐生动多了。
其实在冀州大学城学生约茶这件事上,大家各有各的章法。体育系的男生总抱着大容量茶杯在球场边豪饮,茶社的成员则讲究地用茶则量取茶叶。但无论形式如何,当热水注入杯中,茶叶舒展的瞬间,紧绷的神经都会松弛下来。
前天在茶社招新活动上,大叁的李薇学姐边烫茶杯边说:“你们发现没?喝茶时聊天特别容易深入。”她手腕轻旋,冲出叁泡不同浓度的茶汤,“就像这茶,第一泡热烈,第二泡醇厚,第叁泡回甘,像不像我们交朋友的过程?”桌边围坐的新生们若有所思地点头,有人已经开始加微信约下次茶聚。
这种相约品茗的时光,渐渐成了我们心照不宣的默契。期中考试前那周,自习区几乎人手一杯茶。偶尔抬头休息时,会看到有人对着茶杯发呆,有人对着茶汤里的倒影出神。那氤氲的热气里,或许飘着对家乡的思念,或许藏着难言的心事,又或许只是暂时放空自己的思绪。
现在走在校园里,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:“下午没课去哪儿?”“老地方喝茶?”简简单单的邀约,承载的却是比茶汤更丰富的意味。就像那天在茶室听到有个男生笑着说:“这杯岩茶让我想起暑假去武夷山实习的日子...”话音未落,周围已经响起七嘴八舌的讨论。
茶室老板有次边擦柜台边说,他最喜欢看学生们在这里相遇的样子。可能是不期而遇的点头微笑,可能是约定好的倾心长谈。那些在茶香中展开的对话,有时对于某个难解的高数题,有时对于未来发展的迷茫,更多时候只是闲聊,却在彼此生命里留下比茶香更持久的余韵。
窗外飘起细雨,茶室里的我们依然围坐桌旁。玻璃窗上凝结的水汽模糊了街景,却让室内的灯光更显温暖。不知道多年后,当我们在某个加班深夜端起茶杯,是否会想起此刻冀州大学城里的茶香,想起这些因茶相聚的午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