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东大学城学生约茶,学子茶聚邀约
最近走在丹东大学城的林荫道上,总能闻到若有若无的茶香。不是那种传统茶馆里严肃的老茶客,而是叁两成群的学生们,捧着各色茶具坐在长椅上,或是围坐在草坪的野餐垫上。这种学生约茶的风气,不知从何时开始,悄悄在校园里流行开来。
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大家见面问的还是“去不去图书馆”,现在却变成了“要不要一起喝茶”。这种变化挺有意思的。上周五下午,我在教学楼后面的小花园里见到了小林他们。一张简单的折迭桌上摆着白瓷茶壶,几个马克杯里飘着淡淡的茉莉花香。“来尝尝我刚买的桂花乌龙,”小林热情地招呼着,“比上次那款更好喝。”
茶香里的慢时光
说来也怪,明明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,却在这种古老的饮品中找到了共鸣。或许是因为,在快节奏的大学生活里,我们需要这样一个慢下来的时刻。捧着温热的茶杯,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,时间仿佛也跟着放慢了脚步。这种学子茶聚邀约,成了我们难得的放松方式。
小陈是经济系的大叁学生,他说每次考试前压力大的时候,都会约上几个朋友喝茶。“不像喝酒那样热烈,喝茶让人安静下来,思路也会更清晰。”他边说边给我们续上一杯新泡的龙井,茶汤清亮,带着淡淡的豆香。
这种约茶活动往往很随意。有时是在没课的下午,有人在宿舍群里发条消息:“谁来喝茶?我刚收到了新茶具。”不出半小时,阳台上就会凑齐四五个人。大家轮流泡茶,聊着课堂上的趣事,或是最近看的书和电影。茶香袅袅中,原本不熟悉的同学也渐渐成了朋友。
学生约茶这件事,说起来还挺讲究的。开始大家只是用玻璃杯随便泡泡,现在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点门道。小青最喜欢研究不同水质对茶汤的影响,甚至还专门买了不同产地的矿泉水来对比。而小李则沉迷于收集各式各样的茶具,他的书架上已经摆满了各种材质的茶杯。
不过最让人感动的,是这些茶聚带来的温暖。上个月我感冒了,室友小王特意泡了姜茶放在我桌上。那天晚上,我们就这样围坐着,一边喝茶一边聊天,感冒带来的不适似乎也减轻了许多。这种温暖,是外卖奶茶给不了的。
现在走在校园里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:梧桐树下的石桌旁,几个学生正在品茶;图书馆后的草坪上,铺着格子布的茶席格外醒目;就连宿舍楼的公共区域,也时常飘着茶香。这种学子茶聚邀约,已经成为丹东大学城独特的风景线。
或许在很多人看来,年轻人应该更喜欢咖啡或者奶茶。但我们都觉得,传统的茶饮有着独特的魅力。它不急着让人一口喝完,而是邀请你停下来,细细品味。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的时代,能有个理由让自己慢下来,其实是件很幸福的事。
明天又是周末了,小林在群里发了新的邀约:“明天下午叁点,老地方,我搞到了一款很特别的红茶。”我已经开始期待了,不知道这次又会邂逅怎样的茶香,听到哪些有趣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