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江耍女娃,靖江女娃游玩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05:26 来源:原创内容

靖江这个江边小城啊,总让人觉得藏着不少故事。特别是走在老街上,看着那些扎麻花辫的姑娘们嘻嘻哈哈地从身边经过,就忍不住想知道她们平时都去哪儿玩。

说起耍女娃这叁个字,本地人听了都会心一笑。这可不是什么时髦词儿,而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说法,指的是姑娘家结伴出游的趣事儿。现在年轻人都说逛街打卡,可咱们靖江姑娘偏就爱往那些藏着老故事的地方钻。

江边日落与蟹黄汤包

那天偶遇几个本地的女娃娃,正巧听她们商量着周末去哪儿。穿碎花裙的姑娘说:“要不还去江堤?上次拍的落日视频在抖音上火了呢!”旁边戴草帽的马上接话:“对啦对啦,拍完正好去李奶奶家吃汤包,她家的蟹黄馅儿可是一绝。”

这话可把我给听馋了。要不说靖江耍女娃最懂生活呢?她们总能在寻常日子里找到最舒心的乐趣。看江鸥飞过芦苇荡,等夕阳把整条江染成橘红色,再溜达着去吃笼刚出锅的汤包。这种惬意,怕是再贵的网红店都比不上。

后来我也跟着去过几次江堤。发现这些姑娘们可有意思了,她们不光会拍照,还会围坐在堤坝上,用靖江软语哼唱童谣。有个扎两个小揪揪的姑娘告诉我,这是她奶奶教的,每次唱起来就觉得整条长江都在跟着打拍子。

老街深处的惊喜

要说靖江女娃游玩记里最精彩的,还得数她们在老街的探险。青石板路弯弯绕绕的,外地人走着走着就迷糊,可这些姑娘们倒好,每个转角都能找到新花样。

记得有回碰见叁个女学生,正趴在一家旧书店的橱窗前叽叽喳喳。“快看!这不是那本绝版的老县志吗?”戴眼镜的姑娘激动得直跺脚。原来她们在收集靖江的老照片,说要做个地方文化档案。

说实话,我挺佩服这些年轻姑娘。别人逛街买衣服,她们却愿意花整个下午,就为找一张叁十年前的渡口照片。书店老板都跟她们混熟了,每次见到都要念叨:“又来了几个小文青哟!”

这让我想起上次在茶楼听见的对话。两个本地阿姨在闲聊,说现在的小姑娘真会玩,上周组团去江心洲野餐,居然把靖江民歌改编成了谤补辫。听着好笑,可仔细想想,这不正是靖江耍女娃最可爱的地方吗?

在生祠镇遇见的情形更有意思。几个女娃娃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做竹编,纤纤玉手在竹篾间翻飞。年纪最小的那个嘟着嘴抱怨:“李爷爷,这个鱼鳞纹比做数学题还难呢!”把老师傅逗得哈哈大笑,手里的竹条都抖了叁抖。

现在偶尔还能在朋友圈看到她们的动态。有时是江滩上捡到的奇石,有时是老街深巷里新发现的面馆。最近有个姑娘发了段视频,记录她们怎么把废弃的旧船厂变成了拍照圣地。背景音乐用的就是那首自创的靖江谤补辫,叮叮当当的编钟声混着电子节拍,意外地好听。

这些靖江女娃游玩记里的片段,拼凑起来就是这座小城最生动的模样。她们用年轻人的方式,把老传统玩出了新花样。要说什么是地道的靖江味儿?除了蟹黄汤包的鲜香,大概就是姑娘们在江风里的笑声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