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喀则学生品茶上课,藏区学子饮茶习课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06:05 来源:原创内容

清晨的阳光刚刚洒在日喀则的山坡上,教室里已经飘起了淡淡的茶香。这不是什么茶艺课,就是孩子们每天的日常——一手捧着温热的酥油茶,一手翻开课本,这样的场景在藏区其实挺常见的。

坐在窗边的卓玛小心地把保温壶放在课桌角落,她的语文课本正翻到《青稞的故事》这一课。热乎乎的酥油茶抿上一口,整个人都暖洋洋的,连背诵课文都变得轻松起来。她说:“早上喝着茶听课,感觉脑子特别清醒,好像能把知识都装进心里去。”

茶香里的课堂时光

其实在日喀则的很多学校,老师对孩子们带茶上课都挺理解的。毕竟这里早晚温差大,喝点热茶既能暖身子,又能提神。数学老师次仁笑着说:“有时候上课到一半,还能听到孩子们轻轻吹凉茶的声音,挺温馨的。只要不影响听课,我们都觉得这是咱们这儿特有的学习方式。”

这种日喀则学生品茶上课的传统,说起来还挺有渊源的。老一辈的藏区人都知道,从前孩子们去寺庙学习,怀里就揣着茶壶。现在虽然教室现代化了,但这个习惯却保留了下来。今年刚毕业的丹增回忆说:“高叁那年,每个熬夜复习的晚上都有一壶茶陪着。现在闻到茶香,还能想起那些奋斗的日子。”

不过你可能好奇,孩子们上课喝茶不会分心吗?实际上,他们都很懂事,通常是把茶放在桌角,趁老师写板书的时候快速喝一口。而且大家用的都是带盖子的杯子,完全不用担心会打翻。这种默契,已经成了教室里不成文的规矩。

茶杯里的成长记忆

在藏区学子饮茶习课的背后,还有着更深的意义。对很多住校的孩子来说,家里带来的茶叶,装着家的味道。初叁的强巴每周从牧区返校时,阿妈都会在他的书包里塞上一包自家制的酥油茶粉。“想家的时候就泡一杯,喝着茶,就好像家人就在身边。”他说着,不好意思地笑了笑。

课间休息时,同学们常常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带来的茶。有的带了甜茶,有的带了清茶,偶尔还会有同学带来家里自制的奶茶。这些小小的茶会,不知不觉中就增进了同学们的感情。在这个智能手机普及的年代,他们依然保持着这种朴素的交流方式,确实让人感动。

学校的老师们也在慢慢接受并善用这个传统。历史课上有时候讲到茶马古道,老师会特意让学生们观察杯中的茶叶,把书本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。生物课上,老师还会带着同学们分析茶叶的成分。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,让知识变得生动起来。

随着时代变迁,现在有些孩子开始用漂亮的保温杯代替传统的茶壶,也有人开始在茶里加蜂蜜、枸杞。但不变的是,茶香依然飘荡在每一个清晨的教室里,伴随着朗朗读书声,成为藏区校园独特的风景。

窗外,雪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;教室里,茶香与墨香交织。这些日喀则学生品茶上课的平凡日子,正在悄悄书写着属于新一代的故事。他们用自己熟悉的方式,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,就像杯中的茶叶,在水中缓缓舒展,散发出独特而持久的芬芳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