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眉山如何知道附近有没有特殊的茶,峨眉山怎样寻得本地特色茶
站在峨眉山清音阁附近,手里捧着一杯刚沏好的茶,一位路过的本地茶农笑着问我:“这茶味道不一样吧?我们山上的土,长出来的叶子都带着股仙气。”这话让我心里一动。在峨眉山,想找到那些藏在云雾里的特殊茶,究竟该怎么入手呢?
从脚下的路开始问起
其实啊,在峨眉山找茶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会“开口问”。不是随便逮个人就问,得找对人。那天我沿着山路慢慢走,看见有位老人家在整理茶园,就凑过去闲聊。老人家说起茶叶眼睛都亮了:“你看这片山坡,朝东,每天头一道阳光就照在这儿。这样的地方长的茶叶,泡出来水都是甜的。”他随手摘了两片嫩芽让我闻,那股清香,和山下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后来我发现,山里的茶馆主人也是个活地图。有家开了叁十多年的老茶馆,老板一边烫着茶具一边说:“要找特别的茶?你得往五显岗那边走。那儿的茶树和我们用的不一样,是老祖宗留下的群体种,每年就采那么几天。”他给我指了条小径,还特意嘱咐:“看见有竹篱笆的院子就去敲门,说是李老板介绍来尝茶的。”
读懂山中的暗示
在峨眉山转悠久了,慢慢摸出些门道。特殊茶往往藏在特别的地方。比如海拔八百到一千二百米这个高度,终年云雾缭绕,茶树长得慢,叶子却厚实。有一次我在雷洞坪附近,发现一片茶园的土壤特别松软,踩上去沙沙响。茶农告诉我,这是花岗岩风化的沙壤,排水好,茶树根扎得深,这样的茶叶耐泡,七泡还有余香。
季节也很关键。清明前后那十来天,是寻茶的好时候。但要注意,不是所有春茶都一个样。有天清晨我在万年寺附近,看见采茶人专挑带着露水的嫩芽采,一问才知道,这种“露水青”制作的手工茶,泡开后叶底匀整,茶汤清澈,是行家才认的本地特色茶。
用舌尖来辨认
说到底,茶好不好,还得喝过才算数。在峨眉山辨识特殊茶,我的经验是——少看标签,多尝味道。记得在洪椿坪的一家茶舍,老板给我泡了叁杯茶,让我猜哪杯是本地特色茶。第一杯香气高,但滋味单薄;第二杯回甘快,却不够醇厚;第叁杯入口绵柔,过了一会喉头泛起清甜,像山泉水的甘冽。果然,老板笑着说:“最后这杯是附近茶农自己留着的,外面买不到。”
其实品茶时留意两个细节:一是看叶底是否鲜活,好的茶叶泡开后仍然饱满有弹性;二是感受喉韵,真正的本地特色茶喝下去,那股甘甜会在喉咙停留很久。这比任何包装上的说明都管用。
如今每次去峨眉山,我都会留出半天时间,随意沿着某条山路走走。有时会遇到正在晒茶的农家,他们很乐意分享当季的新茶。上周就在净业寺附近,碰到一位大姐在院子里炒茶,铁锅慢火,手工翻炒。她请我喝刚做好的茶,滋味鲜醇,带着淡淡的板栗香。这样的茶,或许没有响亮的名头,却是这片山水最真实的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