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坛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少年家教每小时50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41:59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在小区业主群里,看到有位家长发了条消息:“找靠谱家教,初中数学,价格面议。”下面马上有人跟帖推荐:“金坛那边有个14岁的学生娃在带家教,听说效果不错,收费也合理。”

我第一反应是,这也太年轻了吧?14岁,不正是该被家长盯着写作业的年纪吗?怎么反倒教起别人来了?带着这份好奇,我联系上了这位学生的家长王女士。

意料之外的小老师

电话那头,王妈妈笑着说:“刚开始我也觉得他在胡闹。那天他表弟来家里写作业,有道几何题卡住了,我家孩子在旁边看了看,叁言两语就讲明白了。后来他姑姑非要塞给他五十块钱,说是补课费。”

“就从这个五十块开始,事情慢慢传开了。邻居家的孩子、同事的小孩,都来找他补习。价格嘛,就定在了一小时五十元。说实话,这个金坛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的收费,比市面上便宜太多了。”

我忍不住问:“那孩子自己忙得过来吗?不影响学习吗?”

“我们约法叁章,周末最多接两单,每次不超过两小时。”王妈妈说,“而且你猜怎么着?自从开始教别人,他自己的学习态度反而更认真了。用他的话说:‘要是自己都没搞明白,怎么好意思教别人?’”

这倒让我想起以前老师常说的话——教是最好的学。看来这孩子在实践中悟出了这个道理。

少年家教的特别之处

后来我有机会见到了这位小老师。他叫李明,戴着眼镜,说话条理清晰,完全不像个初二学生。我问他:“你觉得你和那些大学生家教比起来,优势在哪里?”

他想了想:“可能就是...我更懂他们为什么听不懂吧。比如上周讲一元二次方程,那个学生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配方。我记得我学这里时也卡壳过,就把当时老师怎么启发我的方法搬了过来,果然他就明白了。”

“那你这个少年家教每小时50元的收费标准,是怎么定的?”我很好奇。

“其实没想太多,”他有点不好意思,“就是参考了隔壁大学生家教的收费,打了个对折。我妈说收太多了不合适,毕竟我还是个学生。”

正在这时,他的手机响了,是另一个家长来咨询。挂断电话后他告诉我,这已经是本周第叁个咨询的了。“不过我都拒绝了,下周要期中考试,得先把自个儿顾好。”

听到这话,我倒是挺欣赏这孩子——既懂得抓住机会,又明白什么时候该刹车。

邻居张阿姨的女儿跟着李明补了两个月数学,成绩从七十多分提到了九十多。问起感受,张阿姨说:“大学生家教我们也请过,讲得是挺好,但总觉得隔了一层。这孩子讲的,特别对路子,我女儿说就像班里学霸在给她讲题一样,没压力,敢提问。”

从这个角度看,少年家教确实有它的独特优势——他们刚经历过这些学习难点,更懂得同龄人的思维障碍在哪里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低龄家教现象也引发了我的思考。一方面,它展现了现在孩子能力的多元化;另一方面,如何平衡教学与学习,确实需要家长把握好分寸。像李明父母这样设定明确的界限,或许是个不错的做法。

临走时,我问李明以后有什么打算。他推了推眼镜:“先把初中读好再说吧。当老师挺有意思的,但做个好学生更重要。”这话说得朴实,却让人看到了这个年纪难得的清醒。

走在回家的路上,我在想,或许我们不该再用老眼光看待现在的年轻人。他们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机会,用各种方式实现着价值。只要引导得当,这些尝试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成长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