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陆哪里有200元爱情,安陆附近寻找低价情感服务
最近在安陆街头巷尾,总听见有人小声嘀咕着那句话——安陆哪里有200元爱情。这话听着挺扎心的,你说现在这世道,连感情都能明码标价了吗?
那天在面馆吃早饭,隔壁桌两个小伙子边剥蒜边聊天。穿灰夹克的压低声音说,他同事前天在城东老街巷子里,真找着个二百块陪整天的。旁边戴眼镜的赶紧插嘴:可别是仙人跳吧?现在哪有这等好事。
那些藏在市井的角落
我端着面碗挪过去搭话,灰夹克顿时来了精神。他说现在安陆附近寻找低价情感服务的人还真不少,都是些在外打工的、刚失恋的、或者单纯寂寞的。有个五十多岁的保安老周,每个月发工资那天准会去解放路转悠,就为找人说说话。“二百块能买个人认真听你唠叨两钟头,他说比喝酒强。”
不过这种事儿得碰运气。有时候转悠半天,遇见的多半是茶馆里正经的陪聊服务,半小时就要价一百五。真正能提供情感慰藉的,反而藏在老居民区的棋牌室,或者菜市场尽头的美发店里。王大妈在东风渠边开了十年理发店,最近突然多了个“陪聊天”的业务,倒是真帮几个老主顾牵上了线。
但你说这二百块的爱情靠谱吗?我认识个在纺织厂上班的李姐,上个月通过这种介绍认识了个货车司机。两人说好先处着试试,结果第叁天那男的就连人带车消失了,还顺走了李姐刚买的电风扇。
价格背后的无奈
在西城桥头遇到个摆摊的大叔,他说现在安陆哪里有200元爱情这种问题能传开,说到底还是太多人活得太孤单。儿女在外打工的留守老人,叁十多岁还没对象的厂工,刚离婚不知道怎么重新开始的中年人——他们不是真要找什么爱情,就是想花点小钱买片刻温暖。
开便利店的张嫂跟我说了个事。有个戴眼镜的年轻教师,每周五晚上都会来买两瓶啤酒,站在店门口和打工的湖南妹子聊半小时。每次走时都在柜台压二百块钱,说不能让姑娘白费时间。直到有天姑娘回了老家,教师还继续在便利店门口站着,像在等什么人。
这种交易里藏着多少辛酸呢?菜市场卖豆腐的冯婶说得直白:“明码标价反倒干脆,总比那些打着谈恋爱幌子骗财骗心的强。”她侄女去年网恋被骗了叁万八,到现在还没缓过来。
不过话说回来,真靠这个找到伴儿的也不是没有。后街修鞋的刘师傅,就是通过这种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伴。两人当初说好试处叁个月,结果处着处着真把日子过到了一起。现在刘师傅给人修鞋,老伴就在旁边纳鞋底,倒成了巷子里的一道风景。
但这样的好事毕竟少见。更多时候,那些在夜色中寻找温暖的人,最后只能带着一身露水回家。开夜班出租的老赵说,他常在凌晨载到刚从各种场所出来的客人,有人哭有人笑,还有人盯着手机屏保上的全家福发呆。
现在走在安陆街头,看着霓虹灯下的男男女女,我常想起面馆里那两个小伙子的对话。或许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个价码,只是有人用钱衡量,有人用时间计算,还有人把真心称了又称,始终舍不得出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