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江品茶教室工作坊,九江茶艺研习课堂
穿过九江老城那条熟悉的青石板路,拐角处飘来一阵清雅的茶香,这便是“九江品茶教室工作坊,九江茶艺研习课堂”了。推开木门,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——外头的车马喧嚣瞬间被隔绝,只剩下茶具轻碰的脆响和低语般的交谈声。
工作坊的主理人陈老师是个有趣的人,她从不急着教我们泡茶步骤,而是先让大家围坐在长桌旁,用手轻轻触摸那些形态各异的茶叶。“你们看,这卷曲的铁观音像不像在睡觉?待会儿热水一冲,它就会伸着懒腰醒过来。”她边说边演示,原本干瘪的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,果真像被唤醒的生命。
记得第一次参加活动时,同座有位年轻小伙性子很急,注水出汤都抢着时间。陈老师笑着按住他的手腕:“别急,茶叶也需要呼吸。你听——”我们安静下来,隐约能听见茶水从壶嘴流出的细微声响。“这是茶叶在说话呢,它在告诉你,现在正是最好的时候。”
从茶杯里品出的生活滋味
在九江品茶教室工作坊的日子久了,渐渐发现这里教的远不止是泡茶技巧。上周来了对中年夫妻,妻子总是抱怨丈夫泡的茶太浓太苦。陈老师让他们互换位置,妻子来泡丈夫常喝的普洱,丈夫则尝试妻子喜欢的白茶。这么一换,两个人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对方每天喝的,是这种滋味。
“茶汤的浓淡就像生活,”陈老师慢悠悠地续水,“有人喜欢浓烈,有人偏爱清淡,关键是互相理解对方的‘口味’。”那对夫妻相视一笑,之后每次来都坐在一起品茶,偶尔还会为对方试水温、选茶叶。
这样的故事在茶室里很常见。有个做滨罢的年轻人说,他来之前从没想过泡茶还能帮助调试代码——当手指离开键盘,专注地完成温杯、投茶、醒茶这一套动作后,再回到电脑前,那些困扰他半天的产耻驳竟然迎刃而解。
在九江茶艺研习课堂,每片茶叶似乎都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。陈老师珍藏的那罐庐山云雾,采自清明前晨雾未散时,冲泡后会有种独特的清冽甘甜。“就像人生,”她捧着茶杯说,“有些滋味必须经过等待和沉淀,才能品得到。”
如今,每个周末的下午,我都会如期而至。不是为了学会多少种茶道技法,只是贪恋那份难得的宁静。当热水注入茶壶,看着茶叶慢慢舒展,时光仿佛也放慢了脚步。这间藏在老街里的茶室,用最朴素的方式提醒着我们:生活本就该有这样一个角落,让心灵停下来,好好喝杯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