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阳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,安阳洗脚城光说不练
这两天路过安阳几条主干道,发现不少足浴店门口都挂着"开业酬宾""全新升级"的横幅,但往里一瞧,服务员比顾客还多。这让我想起街坊们常念叨的那句话:安阳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?安阳洗脚城光说不练?
说来也怪,明明挂着24小时营业的霓虹灯,晚上九点路过却经常看见卷帘门半掩着。上周叁晚上,我特意去了一家声称"五星服务"的足浴店,结果前台边嗑瓜子边摆手:"技师下班了,明儿请早。"可墙上明明贴着营业到凌晨两点的标识啊。
宣传单和现实体验的温差
手里这张宣传单印得可真漂亮:中药足浴、泰式按摩、专业技师,配的图片灯光温馨手法专业。但真进去体验过几次就会发现,所谓"中药足浴"就是普通热水扔个茶包,"泰式按摩"变成了随意捏几下。有次我忍不住问技师:"这和宣传的不太一样啊?"人家倒实在,笑着说:"哥,这行都这样,说得太实在没人来。"
这话让我愣了半天。确实,现在满大街的安阳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成了常态。开在建设路那家"足韵阁",开业时搞了个充300送200的活动,等顾客真去消费,不是推荐加钱升级项目,就是说特价时段已约满。附近小区的老主顾王大爷直摇头:"这些店面装修得比茶馆还精致,落到实处就缩水。"
更让人纳闷的是,明明基础服务都做不周全,不少店家却忙着搞噱头。什么"纳米科技泡脚桶""红外线按摩仪",听着高大上,实际效果还不如老师傅实实在在按十分钟。西区那家"康逸足道"更夸张,去年冬天推出"艾灸足疗",结果用的艾条离老远都闻不到药味。
从业者的无奈与困境
和一位转行的足疗师傅聊过,他道出些内情:"现在房租涨得厉害,老板们都在压缩成本。正经请个十年经验的师傅月薪要六千,新手叁千就够。可是呢,老师傅带走的可是实打实的回头客。"他苦笑着比划,"这就好比炒菜省酱油,味道能不变吗?"
说到安阳洗脚城光说不练这个现象,我觉得不全是店家的问题。现在短视频平台上,有些店雇人拍段子比培训技师还上心。看着视频里手法花哨服务周到,真到店体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有次我在某团购网站看到家评分4.9的店,跟着导航拐了叁个巷子才找到,结果发现是家不到五十平米的小门店,所谓"至尊服务"就是普通泡脚加拔罐。
这种重营销轻实操的风气,反倒让那些本分经营的店家吃了亏。老街有家开了十五年的老店,师傅是真从扬州学过艺的,因为不会搞网络推广,生意反而不如那些新开的"网红店"。老师傅揉着手指叹气:"现在人都被夸大的宣传惯坏了,踏实做反被认为不上道。"
其实顾客要的真不多。城南建材市场旁有家不起眼的小店,坚持用真药材熬泡脚水,师傅手法到位不偷懒,虽然没做过任何宣传,但靠着熟客口口相传,每晚八点后基本满座。老板娘边给客人添热水边说:"我们不做虚的,今天你来,明天还来,这就够了。"
行走在安阳街头,看着那些灯火辉煌却顾客寥寥的足浴店,不禁想到:要是把搞噱头的精力分叁成到提升服务上,把这安阳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的毛病改一改,或许就不用整天愁客源了。毕竟,洗脚这个行当,终究要靠双手说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