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度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,中学生一小时50约学生
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纳闷的。前两天在小区便利店门口,听见两个穿校服的男生靠在电动车边上闲聊,其中一个压着嗓子说:"平度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,你这价码比家教便宜一半啊。"当时我拎着酱油瓶愣在原地,这年头中学生都开始接私活了?
后来在菜市场遇到邻居张阿姨,她正为五年级儿子的数学发愁。"请大学生家教每小时要一百二,要是真像传言说的中学生一小时50约学生,我倒想试试。"她边说边挑着西红柿,"不过让初中生教初中生,能行吗?"
意想不到的教学现场
抱着好奇心,我通过朋友联系到一个正在做这类辅导的初叁学生小林。周末下午,我以家长身份去了他们上课的奶茶店。两个孩子趴在桌前,小林正用手机展示几何解题视频。"你看啊,这道辅助线要这么画..."他说话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脆,但讲解起叁角函数居然头头是道。
"其实我开始也没想收费,"休息时小林吸着珍珠奶茶,"隔壁楼栋的阿姨听说我数学考了年级前叁,非要让我带带她儿子。后来慢慢就有人通过同学介绍找过来。"他挠挠头,"现在周末教叁个学生,攒钱想买个新手机。"
正在写作业的六年级男生插话:"小林哥哥讲题比我们老师好懂,不会动不动就发脾气。而且..."他压低声音,"在这写作业还能顺便喝奶茶。"
家长们的矛盾心态
王先生在培训机构门口等着接女儿时跟我说起这事:"我女儿跟着个高二学生补物理,效果还真不错。那孩子刚学完高考内容,解题技巧特别新。"他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,"最重要的是价格实惠,同样是中学生一小时50约学生,比机构便宜多了。"
不过也有家长持不同看法。李女士在家长群里态度明确:"我反正不敢把孩子交给半大孩子教,万一教错了知识点更麻烦。再说这些中学生自己学业压力就大,能保证教学质量吗?"
就在昨天,我在社区广场看到个有趣场景: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坐在花坛边给两个小学生讲题,旁边的家长边遛狗边时不时往那边张望。这画面突然让我想到二十年前的"小老师"活动,只不过现在变成了明码标价的50元一小时。
教育这件事从来都不简单。当平度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的现象悄悄在社区里蔓延,它既反映了家长对教育成本的精打细算,也折射出当下教育资源的某种错配。那些穿梭在奶茶店、图书馆和小区活动室里的年轻身影,或许正在用自己的方式,重新定义着"补习"这两个字。
黄昏时分,我又在街角那家奶茶店看到小林。他面前摊着课本和作业,一边给自己补习高中预习内容,一边等着今晚要来的小学员。玻璃窗上映出他略显疲惫但专注的侧脸,这个十五岁少年,同时扮演着学生和老师的双重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