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川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后街现在有什么好玩的
那条熟悉的后街
前两天路过汉川女子学院,忽然想起毕业多年的学姐总念叨的后街。这么多年过去,汉川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?站在校门口往西看,红砖围墙尽头还是那排熟悉的梧桐树,只是树下停满了共享单车。
拐进巷子第一感觉是——热闹劲儿没变。下午四点半,空气里已经飘起孜然和奶茶的混合香气。卖鸡蛋灌饼的阿姨还在老位置,铁板擦得锃亮,只是旁边多了家挂着暖黄灯串的芋圆店。几个穿着校服的女生趴在冰柜前挑雪糕,让我想起当年和室友为选红豆还是芒果味能纠结十分钟。
再往里走倒是发现些新鲜面孔。原来那家总是关着门的旧书店,现在变成了猫咖,透过落地窗能看见布偶猫在书架间踱步。文具店老板正在给新到的贴纸包上架,听说他们开通了同城闪送,附近小区的学生都爱在他家网购。
要说最大的变化,可能是巷子深处新辟的小广场。傍晚时分支起七八个文创摊位,有手绘明信片、黏土胸针,还有个姑娘在现做羊毛毡。穿汉服的学生坐在石凳上弹尤克里里,弦音混着章鱼小丸子的滋啦声,莫名很搭。
在炸串摊等餐时和学妹闲聊,她说现在后街最火的是那家自助照相馆。“比我们那会儿在大头贴机器前挤强多啦,能拍证件照也能选特效边框,上周我室友过生日,我们拍了组昭和风写真。”她晃着手机里的照片,背景墙正是我们当年最爱的星空幕布。
糖炒栗子摊的爷爷认出了我。他说这两年很多毕业生带着对象孩子回来逛,总问他怎么不开发票。“我这小车哪弄收银机嘛,不过现在年轻人手机付钱,连五毛钱零头都要转清楚。”他笑着把牛皮纸袋递给我,栗子还是烫手的。
暮色渐浓时路灯齐亮,后街现在有什么好玩的答案渐渐清晰。甜品站排起长队,新开的抓娃娃机闪着彩光,穿轮滑鞋的外卖员熟练地绕过人群。或许真正没变的,是这条叁百米小巷始终能装下所有年轻的渴望——从十块钱的烤冷面到藏在二楼的工作室,从背诵声飘荡的教学楼到此刻灯火通明的烟火人间。
离开前特意去看了那面着名的涂鸦墙,当年学长画的锦鲤还在,只是旁边多了很多考研上岸、教资通过的祈愿。奶茶店小妹正给外卖箱贴便签,上面画着俏皮的笑脸。忽然觉得这条街像会呼吸的生命体,我们匆匆走过成为它记忆的年轮,而它永远为新一代的青春亮着温暖的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