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齐哈尔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,学生联系方便吗
最近和朋友聊天,谈到在齐齐哈尔大学城附近开个小店,他冷不丁问了个挺实在的问题:你说,这大学城里的学生,平时好联系吗?
这话还真把我问住了。我琢磨着,现在的大学生,哪个不是手机不离手?微信、蚕蚕这些社交软件对他们来说就像空气一样自然存在。走在大学城的路上,十个人里有九个都在低头看屏幕。从这个角度看,想联系上他们,好像不是什么难事。
线上线下,两种联系渠道
要说联系学生,还真得分情况讨论。你要是想找某个具体的学生,比如亲戚家孩子,那太简单了,直接打个电话或者发个微信就行。但如果你是想和这个学生群体建立联系,比如搞活动、做推广,那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。
我发现,大学城里各个学院、社团都有自己的联络渠道。比如食堂门口的公告栏,虽然看上去有点传统,但还挺管用的,学生打饭路过都会瞅两眼。还有那些学生自发建的微信群、蚕蚕群,信息传递特别快。上次我看到一个羽毛球爱好者群,组织活动不到十分钟就报满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想通过这些渠道联系学生,还真得懂点儿规矩。你不能一上来就发广告,那准被踢出群。得先融入他们的圈子,了解他们关心什么,喜欢什么样的沟通方式。
学生们的时间都去哪了
我在大学城旁边的奶茶店坐了一下午,发现学生们的时间安排还挺有意思的。下午叁四点下课后,店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,但仔细看,他们也不是纯聊天,很多都是小组讨论作业,或者策划活动。
有个学生告诉我,他们其实挺愿意接触新事物的,但确实时间有限。上课、社团活动、兼职,把日程排得满满的。所以,要想和他们建立联系,最好选在课余时间,而且方式要简单直接,太复杂的他们可能就没耐心了。
我还注意到,周末的时候,大学城周边的商业街特别热闹。这说明学生们不是不愿意接触外界,只是需要有吸引他们的理由。
说到联系学生是否方便,我觉得关键在于方法对不对。就像找朋友,你得知道对方喜欢什么、什么时候有空。大学生这个群体,既有共性,又有个体差异。有的活跃在社团,有的埋头学习,有的喜欢参加校外活动。找到合适的切入点,联系起来就会顺利很多。
现在很多商家都在琢磨怎么和大学生打交道,其实最简单的就是真诚。学生们挺聪明的,你是不是真心想为他们提供价值,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。那些只想着赚钱的,很快就会被淘汰。
换个角度想,我们当年上大学的时候,不也是这样吗?喜欢有趣的活动,讨厌生硬的推销,愿意和真心对待我们的人交流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大学生的心态其实变化不大,只是联系的渠道更多样了。
所以啊,齐齐哈尔大学城的学生好不好联系?答案是肯定的,但前提是你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,在他们方便的时间,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内容。这事儿说难也不难,说容易也不容易,关键看你肯不肯花心思去了解他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