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德镇大学附近找女生,大学旁边寻找女生
路过校门口的小吃街
傍晚五点,景德镇大学西门外的学府路开始热闹起来。卖烧饼的阿姨刚支起炉子,奶茶店门口已经排起小队,空气里飘着辣条和烤冷面的味道。我站在公交站台旁边等人,看着叁五成群的学生从校门里涌出来——有说有笑的姑娘挽着手去买水果,穿球鞋的男生趿着拖鞋往网吧走,还有个戴眼镜的姑娘坐在便利店门口的长椅上,边啃饭团边背英语单词。
突然有人拍了拍我肩膀:“站这儿发什么呆呢?找人都找到校门口来了?”回头看见老同学提着两杯奶茶咧嘴笑。我接过奶茶插上吸管:“谁说我在找人?就是看看现在的大学生活和咱们那会儿有什么不一样。”
其实他说对了一半。上周表妹说要考景德镇大学陶瓷专业,二婶非要我先来“考察”环境。站在路边这半小时,倒真让我想起十年前刚入学的日子——那时候这条街还是水泥路面,现在铺上了青石板;原来只有两家麻辣烫,现在整条街飘着螺蛳粉、关东煮、炸鸡排的混合香气。
藏在巷子里的陶艺作坊
跟着老同学往巷子里钻,拐角处新开了家陶艺体验馆。玻璃橱窗里摆着学生做的青花瓷杯,歪歪扭扭的莲花图案旁边贴着便签:“叁月试烧失败,釉色深了”。
染着蓝发梢的店主正在教两个女生拉坯,转盘飞溅的泥点沾在了她们的帆布包上。“附近美院的学生常来,”老同学敲着橱窗,“有些毕业了就在隔壁创业园开工作室。”
这让我想起当年总翘课来街上找模特系的学姐——当然不是你们想的那种找法。学姐常在布艺店打工,我总借口买坐垫去请教怎么画布料褶皱。有次她随手用碎布头拼了只陶瓷杯套:“你们机电系的肯定整天摔杯子。” 那个杯套我用了整整四年。
现在的学生应该不用这么麻烦。创业园里光今年就新增了七家陶瓷直播间,穿汉服的女生对着手机介绍釉里红茶杯,背景架子上摆着学生证的姑娘就是主播本人。
夜晚的烧烤摊
烧烤摊支起塑料棚时,整条街才算真正醒来。我们坐在小马扎上等烤茄子,听见隔壁桌四个女生在商量陶艺小组作业。“我拉坯老是歪”“明天去叁宝村找泥料要不要一起?”
穿恐龙睡衣的姑娘突然举着手机跳起来:“快看!上次做的裂釉杯子被老师选去参展了!” 另外三个女孩尖叫着抱作一团,差点碰倒我的啤酒瓶。
老板端着烤韭菜笑:“这些孩子啊,上周为了赶作品在我这儿通宵,炭火炉子都借去烧测试片了。” 他指着斜对面亮灯的二十四小时自习室,“现在半夜两点都满座,比我们烧烤摊收摊还晚。”
角落里独自吃炒粉的女生忽然抬头问:“叔叔,您这儿招兼职吗?我晚上六点后都有空。” 她膝盖上摊着《景德镇传统釉色配方》,书页边角磨得发白。
回去时学府路已经安静下来,只剩便利店的白光映着青石板。或许该告诉二婶,这条街上要找的从来不是某个具体的人——那些坐在路灯下修改设计图的,蹲在摊前挑拣瓷土的,抱着作品奔跑的,每个姑娘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把青春揉进这座城市的泥土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