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新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,阜新微信附近人300元服务
这几天在阜新的几个本地微信群里,总能看到类似“附近人300元一次”这样的消息刷屏。说实话,第一次瞥见的时候,我正端着午饭刷手机,差点把汤洒键盘上。这话说得也太直白了点,让人忍不住多想。
有个在老城区开超市的朋友跟我说,现在不少人都靠这个招揽生意。他店里每天人来人往的,总能听见有人在讨论这个。“你说现在这世道,啥服务都能搬到微信上来谈价了。”他一边整理货架一边摇头,语气里透着点无奈。我也挺纳闷的,这种模糊的表述,到底指的是什么服务呢?
这价格背后的门道
叁百块说多不多,说少也不少。在阜新这儿,够请叁五朋友吃顿不错的火锅,也能给车加满一箱油。要是专门用来找什么“特殊服务”,这个价位倒是挺微妙的——既不会贵得让人望而却步,又不会便宜到让人觉得不靠谱。
我特意问了问常玩社交软件的表弟。他滑动着手机屏幕给我看:“哥,你看这些头像,点进去聊几句就明白怎么回事了。有的是做美容的,有的是上门推拿,还有直接问要不要陪聊的。”他顿了顿,压低声音:“反正吧,水挺深的。”
这话让我想起上周在饭馆听到的对话。两个年轻人边吃边聊,其中一个说试过这个阜新微信附近人300元服务。“就是普通的颈部按摩,手法还行,但总感觉被套路了。”他抱怨道,“聊的时候说得模棱两可,来了才发现就是很正常的服务。”
这么看来,这种模糊的宣传方式,倒成了吸引眼球的手段。既规避了平台审核,又吊足了人的胃口。不过这么做,真的能长久吗?
我家楼下理发店的王师傅,在这个片区干了十几年。他说最近确实有些生面孔在小区里进出,“都是通过微信联系的,见面地点也变来变去。”王师傅一边给我剪头发一边嘀咕,“社区民警上周还来提醒过,让我们留意可疑情况。”
说实话,这种藏在模糊表述背后的交易,风险确实不小。先不说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,光是人身安全就够让人担心的。万一出了什么事,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。
而且我发现,这些发“附近人300元一次”的人,账号换得特别勤。今天这个号被封,明天就换个新号继续发。这种打游击的方式,更让人觉得不太靠谱。
我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远房亲戚说过,他们最近接到的好几起纠纷,都跟这种模糊的线上交易有关。“双方理解的不一样,一个以为是特殊服务,一个说就是普通按摩,最后吵到我们这儿来。”他苦笑着说,“这种模糊宣传最容易惹麻烦。”
说到底,在阜新这样熟人还挺多的城市,用这种方式招揽生意,长远来看真的划算吗?为了一点短期利益,把自己的名声搞坏了,那可真是得不偿失。
现在微信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但怎么用好这个工具,还真是个需要琢磨的事。看着那些不断弹出的“附近人300元一次”的消息,我总觉得,做事还是光明正大点好。是什么服务就明说,价格透明,服务到位,这样生意才能做得长久。
毕竟在这个信息越来越透明的时代,靠打擦边球终究不是正道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