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山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,文山大学城旁边的小巷在哪儿
最近总听同学聊起文山大学城附近的小巷子,说是有不少有意思的小店藏在里头。那天我路过时特意放慢脚步,正好遇见个骑电动车的大叔在巷口休息,就顺口问了句:文山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?
大叔擦了把汗,笑着指向前面的岔路:"你说的是不是那种七拐八弯的老巷子?往右拐两次,看见个红砖墙就到了。"他电动车篮里还放着几份外卖,"我们送餐的整天在这些巷子转悠,有些巷子窄得电动车都难掉头。"
巷子里的烟火气
顺着大叔指的路往前走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头探出几枝叁角梅。刚下课的学生叁叁两两挤在奶茶店里,蒸笼冒出的热气带着肉包香味飘过巷子。这儿确实和外面的大路不一样,路灯装得稀疏,傍晚时分光线昏黄黄的,但完全不是想象中那种阴森的感觉。
转角遇到个卖鸡蛋灌饼的阿姨,她在这摆了六年摊。"学生们就爱往巷子里钻,"她边翻面饼边说,"租金便宜嘛,这些小店才能开得下去。"正说着,几个学生熟门熟路地点单,还嘱咐要多加辣酱。
再往深处走,发现有家旧书店亮着暖黄的灯。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,他说这些巷子最早是村民自建房之间的通道,后来商户慢慢聚集形成现在这样。"要说文山大学城旁边的小巷在哪儿,其实到处都是入口,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把大学城各个区域连在一起。"
路过一间正在装修的铺面,工人们忙着刷墙。聊起来才知道这里要开甜品店,装修师傅说这条巷子下半年已经换了叁拨商户了。学生们的口味变得快,店家也得跟着调整,难怪每次来都能发现新变化。
天色渐渐暗下来,巷子里的灯光次第亮起。那家叫"拾光"的咖啡馆坐满了看书的学生,透过玻璃窗能看到他们专注的侧脸。外卖员的电动车铃声响过,惊起蹲在垃圾桶上的野猫,它灵活地跳上墙头,消失在夜色里。
往回走时又经过那个岔路口,想起白天大叔的指点。其实这些巷子从来都不是什么秘密基地,它们就像大学城的脉络,承载着最真实的生活痕迹。或许过半年再来,又会遇见新开的小店,但这份藏在巷弄里的人间烟火,会一直延续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