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国同城饮茶,安国本地茶聚相约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3:58:23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两天路过老城区,发现梧桐树下新开了家茶馆,青瓦白墙的木格窗里飘出幽幽茶香。突然想起微信上最近常看到“安国同城饮茶”的消息,原来城里爱喝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。

说起安国同城饮茶,这倒让我想起去年在城南茶庄偶遇的趣事。那是个雨天的午后,我正独自品着明前龙井,邻座几位年轻人忽然聊起武夷山岩茶的桂皮香。其中穿棉麻衬衫的小伙子掏出随身带的凤凰单丛,给大家挨个斟茶。原本互不相识的七八个人,因着这杯茶竟聊了整下午。后来才知道,这就是某个安国本地茶聚相约的线下活动。

茶香里的相遇

现在这种茶聚越来越常见了。上周我去参加“安国同城饮茶”的立夏茶会,地点选在护城河边的民国老宅。穿竹布衫的茶艺师不仅泡了六种时令茶,还教我们用手背试水温——原来65度的水泡碧螺春最好,能激出果仁香。现场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,带着四十年前的勐海熟普来分享,茶汤红亮得像琥珀。大家传着茶杯细品,窗外石榴花正落,那场景至今还在眼前晃。

这种安国本地茶聚相约的好处在于,既不必像传统茶道那么拘谨,又比咖啡馆多了份雅致。记得有个90后茶友说得妙:“在这儿既能喝到自家茶罐里没有的好茶,又能遇见手机通讯录里没有的知己。”上个月他们搞宋代点茶体验,连日本抹茶道和闽南工夫茶的朋友都来了,茶筅打沫的沙沙声里,不同流派的茶香奇妙地融在一起。

其实想想,安国这座古城本就该有这样流动的茶席。早年间茶叶铺子门口都摆着八仙桌,赶路的人坐下喝碗大碗茶,歇够了继续赶路。现在虽然变成了精致的茶室,但那份以茶会友的热乎气儿反倒更浓了。特别是发现隔壁单元住的邻居竟是茶聚常客时,那种“原来你也在这里”的惊喜,总让人忍不住莞尔。

最近他们要办二十四节气茶会,惊蛰那场打算用陶罐煮老白茶,说是模拟春雷震动时大地蒸腾的气息。我提前尝过试茶,沸水冲下去时确能闻到雨后青苔的味道。这让我想起父亲那代人喝茶,总爱说“茶如人生”,现在年轻人更愿把人生过成茶——在每一次安国同城饮茶中,让不同的故事在茶汤里轻轻碰撞。

茶凉了再续,人散了又聚。或许下个周末的茶聚上,又会遇见带着陌生好茶的新朋友。那些发生在茶席间的奇妙缘分,就像第一泡茶的余香,总在记忆里悠悠转着圈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