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口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,微信附近的人如何辨别真假

发布时间:2025-11-07 00:53:12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和朋友聊天,说起在营口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,他突然问我:你怎么判断那些主动打招呼的人,到底是不是来做销售的?这话可把我问住了。

说实话,这事儿还真得琢磨琢磨。咱们平时打开附近的人,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头像和签名。有些人的签名写得特别直白,比如“优质茶叶找我”“最新楼盘信息”,这种目的性很强的,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来。但更多的人呢?他们的签名模棱两可,头像也是普通的生活照,这就让人犯嘀咕了。

那些若隐若现的线索

我慢慢发现,其实有些细节挺能说明问题的。比如地理位置,如果一个人显示的位置总是在某个商圈或者写字楼附近,而且连续好几天都这样,那可能就是在附近工作的人。再看他朋友圈,如果全是产物广告,几乎没有生活内容,那大概率是在做营销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做微商的人也聪明了,都会把朋友圈包装得像个普通用户。

记得有个周末,我在营口站前区逛街时刷附近的人,有个头像很漂亮的人主动打招呼。聊了没几句就开始推荐某个品牌的护肤品,还说什么“现在加盟有优惠”。这种节奏是不是太急了点?正常人交朋友,哪会这么着急谈生意啊。

其实想想也挺理解的,现在大家生活都不容易,通过微信找客户也是一种谋生方式。只是作为普通用户,我们还是希望能有个清净的社交空间。有时候明明想认识些新朋友,结果聊着聊着发现对方只想卖东西,那种感觉确实挺失落的。

聊天的节奏和内容

我发现,正常交友和营销的聊天节奏完全不同。想卖东西的人往往比较着急,可能聊不了几句就会往产物上引。而且他们的回复都很模式化,时不时会冒出些专业术语。有一次我问对方是做什么的,她回了一大段像是提前准备好的产物介绍,连个表情都没有,这种就特别明显。

不过也要分情况,有些人可能本身就是比较热情的性格。我认识的一个营口本地朋友,她做代购,但从来不会硬推销。她会在朋友圈发些生活日常,偶尔提一下自己在做的产物。这样的方式反而让人更容易接受,毕竟谁都不喜欢被强行推销的感觉。

现在我在刷附近的人时,会特别留意对方的微信昵称和头像。如果昵称带着明显的营销词汇,或者头像就是某个品牌的濒辞驳辞,那基本就能判断个七八成了。还有就是看对方的朋友圈更新频率,如果一天发十几条,条条都是广告,那就要留个心眼了。

其实说到底,微信附近的人这个功能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,关键看我们怎么使用。有人用它拓展社交圈,有人用它开拓商机,这都很正常。只是作为用户,我们得多留个心眼,既不要一棒子打死所有主动打招呼的人,也不能太轻易相信陌生人。

最近天气转凉,在营口的辽河边上散步时,我又打开了附近的人。这次我换了种心态,既不急着判断对方是不是卖东西的,也不抱太高的期待。能聊得来就多聊几句,发现是推销的礼貌结束就好。毕竟,保持开放但谨慎的态度,才是使用这些社交功能的正确姿势吧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