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春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附近街巷二百元一回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5:42:20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路过阳春火车站,听见两个拉客的蹲在巷口闲聊。"现在生意难做啊,去年这时候二百块能跑叁趟县郊,现在油钱都不够。"穿蓝工装的中年人把烟头摁灭在墙角,转头问我:"师傅要车不?附近街巷二百元一回,保准送到地儿。"

我摆摆手继续往前走。其实这价格在火车站周边算公道,去年冬天我表侄从外地回来,就是在巷子口找了个面包车。司机是个黑瘦本地人,操着带口音的普通话反复确认:"说好了哈,附近街巷二百元一回,你们这叁个人得加五十。"

巷子里的生意经

后来熟络了才知道,他们这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。阳春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算是起步价,要是碰到下雨天或者深夜,得再加二十辛苦费。有个老师傅跟我算过账:"现在跑车不比往年啦,平台上抽成厉害。还是老主顾靠谱,认准我们这'附近街巷二百元一回'的招牌。"

记得有回碰见个着急的姑娘,拖着行李箱在巷子口转悠。几个司机围上去报价,她犹犹豫豫地问:"真是二百块?别开到半路要加价。"穿条纹衫的师傅直接打开后备箱:"放心啦,阳春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童叟无欺。你这要去的地方我知道,老城区单行道多,导航经常绕路。"

这倒提醒我了,现在网约车虽然方便,但这些老师傅对小巷弄堂门儿清。上个月我去老城区的织布巷,手机导航在胡同里转圈,还是靠个本地司机七拐八绕找到的。他下车时还挺得意:"这条近道地图上可没有,我们天天跑'附近街巷二百元一回'的活儿,闭着眼睛都能摸到。"

不过现在年轻人打车都习惯用软件,还在巷口等活儿的司机越来越少。有次下雨,我看见个老师傅在站前广场来回踱步,雨衣帽檐滴着水。他嘟囔着说现在接单全靠老主顾电话预约,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什么,掏出手机给我看相册:"你看这是去年拍的,当时这条巷子停满等客的车。现在嘛..."他划到空白处,屏幕反光里能看见火车站钟楼的倒影。

前两天陪亲戚去坐早班车,发现巷口新摆了几个塑料凳。穿马甲的大姐正给司机们发包子,蒸笼热气在晨光里飘散。她看见我们就招呼:"吃点早饭再走吧?他们跑'阳春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'的活儿,都在这歇脚。"我要了碗粥,听见旁边两个司机在算这个月的收入,说虽然单子少了,但老客人介绍的新客户倒多了两叁成。

黄昏时我又经过那条巷子,夕阳把"附近街巷二百元一回"的纸牌子照得发亮。有个戴草帽的师傅在收拾车里的零钱,看见我就笑笑:"刚送完最后一单,现在回家吃饭咯。"他发动车子时,巷子深处的收音机传来咿呀的粤剧声,和引擎声混在一起,慢慢消失在暮色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