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吉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,延吉附近人微信服务500一次
这几天在延吉的朋友圈里,总能看到一些模糊的讨论。有人说在微信搜附近的人,收到过写着“500元一次”的好友申请。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犯嘀咕,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那天晚上和朋友吃串儿,隔壁桌两个大哥正好在聊这个。穿黑衣服的那位晃着手机说:“刚又收到一条,直接标价500,现在的人都这么明目张胆了吗?”他同伴摇摇头:“可别乱加,谁知道背后是什么套路。”
街头巷尾的议论
走在延吉的大街上,你随便问几个年轻人,他们多半都听说过这事。小李在百货大楼卖化妆品,她说午休时同事们经常八卦这个。“有人说是特殊服务,也有人觉得是骗局,反正我们都不敢乱加。”她压低声音,“上个月我们店有个顾客,就因为好奇加了人,结果被骗了叁百块定金。”
这种事确实得留个心眼。现在网络这么发达,什么人都能藏在手机后面。你说那五百块钱花出去,能得到什么实在的东西吗?搞不好就是个无底洞。
老张在延吉开了十几年出租车,他说拉过的客人里,确实有人提过这个。“有些外地来的客人会问,我都劝他们别碰。正经人谁会在网上这么招揽生意啊?”他握着方向盘笑了笑,“要我说,真想认识朋友,不如去西市场逛逛,那儿的阿姨们介绍对象可比微信靠谱多了。”
藏在屏幕后的真相
其实仔细想想,这种“延吉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”的信息,大概率不是什么正规渠道。现在网络诈骗花样百出,今天可能是五百,明天就可能变成五千。我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朋友说,他们最近就处理过类似案件——有人打着“特殊服务”的旗号,实际上是在搞连环诈骗。
而且这事儿往深了想,真要是正经服务,何必用这么隐晦的方式呢?延吉满大街都是正规商家,明码标价,服务到位。就说按摩吧,正规店一个小时也就百来块钱,何必要冒着风险去找那些来路不明的?
再说现在微信管理越来越严格,这种明显违规的行为,账号分分钟就被封了。所以你能看到的,可能都是刚注册不久的新号。今天加上聊几句,明天可能就联系不上了。
晚上路过人民公园,看到不少市民在散步跳舞。这种接地气的社交方式,不比对着手机屏幕猜来猜去强多了?延吉本来就是个热情的城市,想要交朋友,方法多的是,真没必要走这种歪路。
说到这儿,我想起前两天在冷面店听见的对话。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在讨论要不要试试“延吉附近人微信服务500一次”,其中一个说:“五百块都够我们买多少辣白菜了?”这话听着好笑,但确实是这个理儿。
其实很多人加这些账号,纯粹是出于好奇。但好奇心这东西,有时候真的会让人吃亏。就像我表弟,前阵子就因为好奇加了个类似的账号,结果被套走了个人信息,现在天天接到骚扰电话。
这座城市有着独特的魅力,朝鲜族美食、美丽的帽儿山、热情的延边人,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美好。与其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虚拟的风险上,不如实实在在地去体验这些真实的美好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,我就是看看,又不会真的花钱。但要记住,很多骗局就是利用这种心理。先把你吸引过去,然后一步步引你上钩。等你反应过来,已经来不及了。
夜幕下的延吉灯火通明,每个窗户后面都是真实的生活。网络世界虽然精彩,但终究隔着屏幕。与其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承诺,不如珍惜眼前真实的人和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