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昌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,南昌微信附近人一次100元
昨晚刷朋友圈,又看到有人截图吐槽,说是在南昌微信附近的人里收到条消息,写着“100一次,100块钱”。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,这价格倒是挺直白的哈。
说实话,现在用微信附近人的功能,十个招呼里得有六七个是这种。有时候半夜睡不着划开手机,看着那些模糊的头像和暧昧的签名,心里总觉得怪怪的。你说这些人到底图什么呢?
那些藏在头像背后的故事
上周和跑出租的表弟吃饭,他一边扒着米粉一边说,晚上常在老福山、中山路接到些奇怪的订单。乘客上车就催着快走,手机屏幕一直亮着微信界面。“都是附近人功能惹的祸”,他摇摇头,汤都要洒出来了。
其实想想也挺讽刺的。这个功能本来是为了让邻里之间多些联系,现在却变成了这样。我试过几次正经地和人打招呼,说自己是附近小区的,结果对方回了个“?”就再没动静了。可能大家都习惯了这种模式,反而觉得正常聊天不正常了。
记得前年微信把这个功能默认关闭的时候,我还觉得挺可惜的。现在想想,腾讯那帮产物经理可能早就发现不对劲了。你说好好的一个社交功能,怎么就走偏了呢?
有时候我在八一广场散步,看着周围低头玩手机的人,忍不住想,他们当中有多少人正在刷附近的人?又有多少人收到过那种“南昌微信附近人一次100元”的消息?这问题还真不好说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明码标价的现象倒是给不少人提了个醒。我同事小王前几天就说,他老婆查他手机,就是因为看到了一条类似的消息。虽说是误会,但两口子为此吵了整整一个礼拜。
现在这世道,有些东西变得太快。就像南昌的摩天轮,转着转着,下面的风景就全变了。那些藏在微信附近人里的交易,不过是这个时代的一个侧影罢了。
也许再过几年,我们都记不清这个功能最初是做什么用的了。就像现在的小孩,已经不知道以前的蚕蚕是用来正经聊天的一样。时代在变,人心也在变,唯一不变的,可能就是永远有人想走捷径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