霸州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生品茶与课堂学习
教室窗台上不知什么时候摆了个白瓷茶壶,几个青花瓷杯。第一节课间,总有几个学生围过去,小心翼翼地倒茶、品茶。这事在霸州某中学的高二班级里,已经持续了小半年。
班主任李老师最初提出在教室设置茶角时,不少家长直皱眉头:“孩子上学还喝茶?不影响学习吗?”可李老师有自己的想法:“现在的孩子,可乐奶茶不离手,我想让他们慢下来,感受点传统的东西。”
刚开始,学生们确实觉得新鲜。班长小陈第一次泡茶,热水直接往茶叶上冲,结果泡出来的茶苦涩难当。“原来泡茶还有这么多讲究啊,”他挠着头说,“水温、时间,差一点都不行。”
慢慢地,课间十分钟变得不太一样了。往常追跑打闹的少了,聚在茶桌旁的多了。学生们轮流负责泡茶,还自发研究了不同茶叶的特点。绿茶清香,红茶醇厚,白茶淡雅——每个同学都能说出点门道。
最让人意外的是,这个小小的茶桌居然改变了班级的氛围。学习委员小张说:“以前课间吵得头疼,现在能静下心来品杯茶,下节课反而更专注了。”几个原本坐不住的同学,现在也能安静地坐在那里,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。
语文老师发现,学生们在写对于传统文化的作文时,不再是从网上抄些空话,而是能写出自己泡茶时的真实感受。“他们用‘茶叶在杯中起舞’这样的句子,那是真正观察过的人才能写出来的。”
化学老师更是别出心裁,把茶叶成分分析搬进了课堂。儿茶素、茶多酚这些专业名词,因为和日常喝茶联系起来,变得生动有趣。有学生在实验报告里写道:“原来我们每天喝的茶水里,藏着这么多化学奥秘。”
当然,不是所有人都理解这种做法。隔壁班的王老师就直言:“高叁时间这么宝贵,花在喝茶上太浪费。”但李老师认为,教育不光是往脑子里塞知识,更是培养一种生活态度。“你看他们现在泡茶时的那种专注,那种耐心,这不正是学习最需要的品质吗?”
最近,班级里发生了件有趣的事。期中考试前,学习压力特别大,茶桌上的普洱茶突然特别受欢迎。细问之下才知道,有同学发现喝普洱能让自己平静下来。“不是茶有多神奇,”心理老师分析说,“而是这个仪式感让人暂时从焦虑中抽离。”
教导主任最初对这个“茶桌实验”持观望态度,现在也开始松口了。他在巡视时偶尔会驻足片刻,看着学生们有条不紊地温杯、置茶、冲泡、分茶,然后点点头离开。
小陈同学在自己的周记里写道:“以前总觉得传统文化离我们很远,现在才知道,它就在这一杯茶里。当我们静下心来品茶时,似乎连文言文都变得亲切了。”
这个班级的变化正在悄悄影响着更多人。上周,初中部的老师特地来“取经”,想在他们年级也推广这种做法。而学生家长们也不再反对,反而有家长笑着说,孩子在家居然主动要求泡茶给家人喝。
窗台上的茶具依然静静地摆在那里,课间的茶香依旧袅袅升起。不同的是,这群少年在茶香中学会的,远不止如何泡一杯好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