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康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课堂茶韵体验
上课铃响了,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,却见讲台上摆着的不是粉笔盒,而是几套精致的白瓷茶具。李老师笑盈盈地往玻璃壶里注入热水,茶叶在水中舒展身姿,教室里顿时茶香四溢。"今天这节传统文化课,咱们来品品茶。"她说着,给前排同学递过一杯刚沏好的龙井。
坐在第叁排的王琳接过茶杯时有些惊讶。她原以为品茶该是退休长辈的爱好,没想到会在课堂遇见。温热的茶杯捂着手心,她学着老师的样子先观其色——茶汤清亮如玉,再轻嗅其香——豆香里带着若有若无的兰花气息。"这和奶茶店的茶饮完全不同啊。"她小声对同桌说。
茶香里的文化密码
李老师边分茶边讲解:"咱们安康产茶历史悠久,但很多同学可能第一次这样正式地品茶。其实每片茶叶都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故事。"她指着茶汤说,"绿茶要品其鲜,红茶要感受其醇,就像我们学习,不同科目要用不同的方法去体会。"
坐在窗边的陈浩原本在转笔,这会儿也放下了笔。他注意到茶杯里的叶片慢慢沉底,像极了秋天飘落的银杏。这让他想起爷爷总在午后泡壶茶,坐在院子里看报。那时他觉得老人家真能浪费时间,现在却忽然懂了——那不是消磨时光,而是在茶香里寻找内心的宁静。
"茶道讲究'和静清寂'。"李老师的声音温和,"看起来是在学习喝茶,实际上是在学习专注当下。就像现在,你们是不是比上数学课时更坐得住了?"同学们会心一笑,教室里只有轻微的杯盏碰撞声。
课堂上的别样滋味
随着课程推进,同学们开始互相交流感受。"我这杯有点苦,但回甘特别甜!""我的这杯闻着像刚割过的青草香。"大家发现,同样的茶叶,在不同人杯里竟呈现出细微差别。这种体验让平时埋头做题的他们,第一次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五感的苏醒。
王琳小心地啜饮第二泡茶。她注意到茶香比第一泡更绵长,忽然联想到语文课上学的"余韵悠长"。原来古人写诗时的感受,真的能在一杯茶里找到共鸣。她旁边的陈浩则发现,慢慢品茶时,时间仿佛变慢了,这让他终于理解了古诗词里那些对于时光的描写。
李老师观察着同学们的变化,不禁想起校长最初反对这个课程时说的话:"喝茶能喝出好成绩吗?"但现在看着学生们专注的神情,她相信有些教育,恰恰需要跳出标准答案。就像茶香无法用分数衡量,却能在年轻心灵里种下文化的种子。
下课铃响起时,同学们还意犹未尽。王琳收拾着茶具,突然说:"我觉得今天这堂课,就像茶一样需要慢慢回味。"陈浩点头附和,他已经在期待下周的茶艺实操课了。窗外的阳光照进教室,在残留的茶香里,这些年轻的面庞似乎比往常多了几分沉静。
教学楼外的桂花开了,香气随风飘进走廊。有个同学开玩笑说:"这下我们真是'品茶品香品文化'了。"笑声中,他们带着满身茶香走向下一个教室,那味道仿佛会跟着他们很久,就像这堂课带来的体验,将在记忆里慢慢发酵,变成青春里特别的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