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山火车站小巷子,火车站旁小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7:41:32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条记忆里的小巷

每次路过白山火车站,我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向东边瞟。那儿,藏着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。说它是个小巷子,其实也就是两排老房子中间挤出来的一条过道,窄得连小汽车开进去都得小心翼翼。可就是这条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通道,对我而言,却装着整个城市的烟火气。

上午八九点钟,是火车站旁小街最热闹的时候。刚下火车的人拖着行李箱,带着点儿初来乍到的茫然走进来;附近的居民则穿着拖鞋,拎着布袋子,熟门熟路地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。阳光从两侧屋檐的缝隙里漏下来,在地上画出明明暗暗的光斑。空气里混着各种味道——刚出笼的包子冒着热气,旁边水果摊的橘子散发着甜香,偶尔还能闻到油炸糕那勾人的焦香。

巷口那家修鞋的大爷,我认识他好些年了。他的摊子很小,就一个木头箱子,几把工具,外加个小马扎。大爷不爱说话,总是埋着头,手里的活计却从不停。有次我问他:“您在这儿摆摊多久了?”他抬起头,扶了扶老花镜,慢悠悠地说:“多久?记不清喽,反正火车站的钟声听惯了。”这话说得平淡,我却觉得特别有味道。

再往深处走几步,是家开了二十多年的理发店。店面很小,装修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样子,墙上贴着发黄的海报,镜子边缘都锈了。老板娘手艺好,收费也便宜,来的多是老街坊。我偶尔也去剪个头,坐在那张老式理发椅上,听着推子在耳边嗡嗡作响,看着镜子里的自己,恍惚间好像回到了小时候。老板娘爱聊天,天南海北什么都能聊上几句,她说这条小巷子就像她的另一个家,来来往往的都是熟人。

中午时分,巷子里的人渐渐少了些。几家小饭馆开始忙碌起来,炒菜的香味飘得满街都是。那家“老陈面馆”总是坐满了人,他们家的打卤面确实是一绝。老板老陈是个实在人,面条给得足,卤子随便加。有次我问他生意这么好,怎么不搬到大街上?他一边捞面一边笑:“搬什么搬,这条火车站旁小街挺好,来的都是实在客人。”他说这话时,锅里的水汽蒸腾起来,把他的脸都模糊了。

下午两叁点,是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候。修鞋的大爷会靠在墙边打盹,理发店也没什么客人,只有几只野猫在巷子里悠闲地踱步。这时候走在白山火车站小巷子里,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,能看见阳光慢慢移动,能把这条小街看得更真切些——墙角的青苔,砖缝里长出的小草,还有那些斑驳的门牌号码。

傍晚时分,巷子又活过来了。下班的人匆匆走过,放学的小孩在巷子里追逐打闹,各家厨房飘出晚饭的香气。这时候的白山火车站小巷子,忽然变得温柔起来,那暖黄色的灯光从一扇扇窗户里透出来,照亮了回家的路。我常想,这条小巷子虽然紧挨着人来人往的火车站,却自有一种从容不迫的节奏,它不急不躁,就这么一天天地过着。

夜深了,最后一班火车进站的声音隐约传来。巷子里的灯火一盏盏熄灭,整条小街慢慢沉入睡眠。只有路口那盏昏黄的路灯还亮着,静静地守望着这条火车站旁小街。我知道,明天太阳升起时,这里又会开始新的一天,那些熟悉的面孔会再次出现,那些平凡而温暖的故事还会继续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