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泉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邻近学子近百人叁小时
这几天朋友圈里总刷到一条消息,说酒泉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聚在一起搞活动。乍一看这标题还挺唬人的,我心想这得是多大的阵仗啊。
骑着电动车往城郊赶,老远就看见一片空地上乌泱泱站满了人。走近一瞧,嚯,清一色的校服,少说也有百来号人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正拿着喇叭喊话,声音在风里断断续续的:“咱们分五组...每组二十人...沿着河道捡...”
河滩上的特别课堂
原来这是几个学校联合组织的环保实践活动。孩子们叁叁两两散开,手里拿着垃圾袋和夹子,埋头在河滩上忙活。有个扎马尾的女生特别认真,蹲在石头缝里抠一个塑料瓶,额头都沁出了汗珠。
我凑过去搭话:“同学,这活动办多久了?”她抬头抹了把汗:“快叁个小时啦!你看我们组的成果。”说着指了指身后鼓鼓囊囊的五个垃圾袋。旁边有个男生插话:“刚开始觉得就是来凑个数,现在倒捡出成就感了。”
带队老师告诉我,现在孩子课余时间总抱着手机,像这样邻近学子近百人叁小时集体户外活动,确实挺难得的。他说孩子们刚开始还嘻嘻哈哈的,后来看到河滩上那些埋在沙子里的塑料袋、啤酒瓶,都默默加快了手上的动作。
忽然有个男生举着个东西跑过来:“老师你看!我捡到个鸟窝!”那是个用枯枝和塑料绳缠成的鸟窝,里面还夹着两片羽毛。孩子们呼啦一下围过去,七嘴八舌讨论起来。这个说塑料绳可能会缠住小鸟的脚,那个说鸟儿误食塑料会生病。谁能想到,酒泉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活动,能让他们对环保有这么真切的体会?
夕阳把河面染成金色的时候,活动接近尾声。统计下来,这群邻近学子近百人叁小时里,总共清理了两公里河道,捡拾的垃圾装满了叁十多个大号编织袋。最让人欣慰的是,有个男生偷偷跟我说,他以后喝饮料再也不乱扔瓶子了。
回程的路上,孩子们还在兴奋地讨论今天的见闻。虽然校服沾了泥点,鞋底带着草屑,但每个人脸上都泛着红光。这种实在的参与感,怕是坐在教室里很难体会到的。
其实想想,这样的活动比上几节环保课都管用。亲手捡过垃圾的孩子,往后大概率不会随手乱扔。那个被反复传递的垃圾夹,在他们手里停留的每个叁小时,或许都在悄悄改变着什么。
夜幕渐渐笼罩下来,远处的校车亮起尾灯。明天孩子们回到课堂,这段酒泉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特殊经历,应该会成为作文里的鲜活素材吧。而那片被细心清理过的河滩,正在晚风里静静呼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