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镇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邻近学子约百名叁小时
那天下午路过丰镇文化中心,刚好碰上附近学校放学。乌泱泱的学生从大门涌出来,有个戴眼镜的老师正扯着嗓子喊:"各班清点人数,别落下人!"我凑近看了看,穿着不同年级校服的学生们叁五成群聚在广场上,怕是有百来号人。
旁边树荫底下站着几位家长,边摇扇子边闲聊。穿花衬衫的大姐冲我努努嘴:"瞅见没?这些孩子都是来参加社会实践的,听说要在这儿呆足叁小时呢。"她说着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,"我家那个皮猴子,平时写作业坐不住,倒是对这个活动挺上心。"
百名学子的叁小时时光
穿过人群往活动室走,玻璃窗里映出孩子们忙碌的身影。初一年级的孩子围着老匠人学剪纸,红纸屑落满桌案;高二的学长学姐在调试机器人,履带磕磕碰碰地撞到桌腿。有个扎马尾的女生正给社区老人讲解手机支付,老人眯着眼睛反复确认:"这扫码真不会扣错钱?"
穿运动服的体育老师擦着汗从我身边经过,苦笑着摇头:"组织百来号学生可不容易,光是安全责任书就签了两大摞。"他指着正在排练话剧的队伍,"不过你看,这些孩子比上课时精神多了。"
确实,那个演宰相的男生昨天在数学课上还打瞌睡,现在念台词字正腔圆。旁边负责布景的女生们扛着纸板来回穿梭,鬓角都被汗水打湿了。带队老师举着喇叭提醒:"注意时间啊,咱们还剩两小时十五分钟!"
忽然闻到空气里飘着糖画甜香,原来是劳动课老师在教传统手艺。熬化的麦芽糖在铁板上流淌,有个小男孩紧张得手直抖,差点把兔子耳朵画成狗尾巴。周围同学憋着笑,老师赶紧扶住他的手腕:"慢点转,糖浆比写作业要耐心。"
叁小时能改变什么
图书馆那侧突然传来掌声。循声望去,几个学生正在展示环保时装——用旧报纸做的旗袍,矿泉水瓶串成的头饰。有个腼腆的女生躲在作品后面,直到观众鼓掌才敢探出头。指导老师轻声说:"这孩子在教室从来不敢举手发言。"
转角处的象棋擂台赛战况正酣。两个男生对着棋盘眉头紧锁,围观的同学比下棋的还着急。穿校服的学生裁判一本正经地掐着秒表:"每步棋限时叁分钟啊!"落败的男孩挠着头嘟囔:"这比解物理题还烧脑。"
路过生物小组时,他们培育的豌豆苗已经长出叁片嫩叶。组员们认真记录生长数据,有个戴牙套的女生突然惊呼:"才叁天就长了两厘米!"她的同伴凑过来看测量尺:"咱们每天浇水四次的方案果然有效。"
暮色渐浓时,活动接近尾声。老师们开始整理器材,学生们互相展示今天的成果。那个学剪纸的男孩举着歪歪扭扭的"福"字,非要贴在教室门上;做机器人的小组还在争论传感器该怎么改进,约好明天继续调试。
穿花衬衫的家长过来接孩子,看见女儿做的缠花发卡直夸手巧。女孩红着脸把发卡别在妈妈头发上,母女俩笑作一团。值班老师吹响集合哨,广场上渐渐安静下来,只有晚风还带着少年们忙碌叁小时留下的余温。
回望渐渐空荡的广场,忽然觉得这一百个叁小时,或许比想象中更值得。那些沾满颜料的围裙,写满笔记的实践手册,还有孩子们发亮的眼睛,都在诉说着课堂之外的故事。明天数学课或许还会有人走神,但今天这特别的叁个小时,已经悄悄在某些心里埋下不一样的种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