淄博学生品茶工作室,淄博学子茶艺交流空间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8:05:59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路过大学城后街,发现一家新开的茶室有点特别——门脸上挂着"淄博学生品茶工作室"的木质招牌,推门进去却听见有人在讨论专业课作业。这到底是个自习室还是茶室?怀着好奇,我点了一杯日照绿,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。

玻璃杯里的茶叶缓缓舒展,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围坐在长桌旁。穿汉服的女生小心地温着盖碗,旁边戴眼镜的男生边记录边说话:"水温85度比较合适,上次用沸水直接把茶烫苦了。"听到这儿我忍不住笑了,这让我想起自己第一次泡茶时手忙脚乱的样子。

茶香里的青春记事

店主是位大四学长,给我续水时聊起来:"当初就是几个茶友凑钱租下这间屋子,没想到现在成了淄博学子茶艺交流的据点。"他指指墙上的课程表,周叁是绿茶品鉴,周五有茶器养护课,周末还会举办无我茶会——就是大家自带茶叶互相分享的那种。

有个经济系的姑娘告诉我,她在这学会了区分炒青和烘青的工艺差异。"其实就像做实验,要控制变量嘛。上次我用相同克数的龙井和毛峰对比,终于搞懂什么是豆香什么是板栗香。"她说这些时眼睛发亮,顺手给我看她密密麻麻的品茶笔记。

这样的淄博学生品茶工作室,倒像是校园里的第二课堂。不止一次看见有人对着茶汤发呆,等回过神来匆匆翻开书本——据说喝茶能让人静心,这对备考特别管用。

年轻人自己的茶空间

与传统茶馆不同,这里没有厚重的红木家具,取而代之的是原木长桌和懒人沙发。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放着《茶叶审评与检验》,旁边却堆着《微观经济学》和《建筑力学》。这种奇妙的混搭,恰好成了这间工作室的特色。

上次遇见个机械工程的男生,他正用3顿建模软件设计茶则:"传统竹制的容易发霉,我想试试用食品级树脂打印。"几个文学院女生则在讨论《红楼梦》里的茶事,从妙玉的梅花雪水说到贾母不喝六安茶的缘由。

这种自由的氛围让淄博学子茶艺交流变得生动起来。没有师承门户之见,也不拘泥于固定程式,大家更愿意把喝茶当成探索生活的方式。就像那个总来蹭茶的计算系同学说的:"茶道代码都是修行,关键要找到自己的节奏。"

夜幕降临时,工作室会亮起暖黄的纸灯笼。叁叁两两的学生端着茶杯靠在阳台栏杆上,望着校外街巷的灯火聊着未来的打算。茶香混着晚风,这个由年轻人构筑的茶空间,正悄悄改变着我们对传统茶文化的认知。

或许有一天,这些在茶香中成长的年轻人,会把从这间工作室收获的从容与温度,带到更远的地方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