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原同城饮茶,开原本地品茶闲聚
这两天路过老城区,发现巷子口那家茶铺又坐满了人。玻璃门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,推门时铃铛叮铃一响,满屋子茶香混着家常话的热气就扑了过来。
开原同城饮茶这事儿,说雅也雅,说俗也俗。穿着棉麻褂子的老先生端着紫砂壶能坐上半天,隔壁桌年轻人捧着手机讨论新开的火锅店,两拨人互不打扰,却共享着同一壶水的温度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常来的李姐说,她每周叁下午准时报到。“家里太安静了,在这儿反而能静下心。”她说话时正往茶杯里加水,水流声伴着窗外偶尔的汽车鸣笛,“你看这茶叶慢慢舒展开,像不像把心里的褶子也熨平了?”
确实,开原本地品茶闲聚从来不只是喝茶。柜台旁的象棋摊总围着叁五人,观棋不语的规矩在这儿形同虚设。新来的顾客学着老茶客的样子,先用杯盖轻拨浮叶,再小口啜饮。老板娘穿梭在桌椅间,顺手给空杯续水,偶尔停下聊两句家常——她记得熟客们偏好的茶叶,就像记得老邻居的口味。
城市的另一个客厅
上个月遇见个从南方回来的年轻人,他说特别想念这种氛围。“在那边谈事情都约咖啡馆,快是快,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”他转动着手中的瓷杯,“大概就是少了这种…能让人发会儿呆的自在。”
这话说得挺对。开原同城饮茶的空间里,时间的流速似乎不一样。有人独自看书,有人凑桌打牌,还有像我这样纯粹来消磨午后的。不像餐厅急着翻台,也不像图书馆要求安静,在这儿发呆、闲聊、思考人生都不显得突兀。
茶铺墙上的老挂钟敲了四下,夕阳斜斜地照进来。临桌的大爷开始收拾他的鸟笼,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刚点完茉莉花茶。走出门时,铃铛又响了一声,身后的茶香还恋恋不舍地跟着。这样的开原本地品茶闲聚,大概就是这座小城最寻常也最珍贵的日常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