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阳品茶上课工作室,安阳茶艺学习培训中心
最近路过安阳老城区,总能看到“安阳品茶上课工作室”的招牌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见这个名字时,我还琢磨了好一会儿——这到底是教喝茶的地方,还是卖茶叶的店铺?后来经朋友介绍才知道,原来这里藏着个挺特别的安阳茶艺学习培训中心。
推开工作室那扇木框玻璃门,一股清雅的茶香就飘了过来。有位穿棉麻衬衫的姑娘正在教客人怎么拿盖碗,她说话慢悠悠的:“手腕放轻松,对,就像扶着只小鸟——太紧会伤着它,太松就飞走啦。”这比喻真有意思,我站在旁边看着,自己也忍不住比划了两下。
这里不光是学泡茶
工作室的王老师给我泡了杯信阳毛尖,茶叶在杯子里一根根竖着,特别好看。她告诉我,很多人刚来的时候,都觉得泡茶就是倒个水的事。“其实水温差五度,味道就两样了。”她边说边拿出两个杯子,分别用不同温度的水泡了同一种茶让我尝。嘿,还真是不一样,一个鲜爽,另一个就有点闷。
来这儿的人各有各的故事。有位退休的刘阿姨说,她来学茶艺是因为孙子嫌她泡的茶苦。“现在可好啦,小家伙周末都主动要来奶奶家喝茶。”还有个做滨罢的年轻人,他说每个周末来这儿坐两小时,比睡懒觉管用多了。“手里忙着茶具,脑子里那些代码反而理清楚了。”
他们的安阳茶艺学习培训课程分好几个阶段。从认识六大茶类开始,慢慢学到怎么选水、控水温,再到茶席布置这些更讲究的。墙上挂着学员们的照片,有次他们还组织了户外茶会,就在殷墟附近的小花园里,铺上素色茶席,引得散步的人都围过来看。
茶香里的安阳味儿
最让我惊喜的是,他们居然把安阳本地的元素融进了茶艺里。比如用本地烧制的陶器当茶具,还研究出几款适合配茶的小点心——有用安阳小米做的茶糕,带着淡淡的金黄色。“咱们安阳可是古城,”王老师笑着说,“茶文化在这儿落地,总得有点本地特色不是?”
现在这个安阳品茶上课工作室越来越热闹了。有时候晚上路过,能看见里面亮着温暖的灯光,叁五个人围坐在茶桌旁,慢慢地冲泡,细细地品尝。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节奏的年代,能有这么个地方让人慢下来,专心对待一杯茶,还真是挺难得的。
那天临走时,我也报名了他们的体验课。倒不是想成为茶道大师,就是觉得,或许生活中有些美好,真的需要停下来才能发现。就像那杯慢慢舒展的茶叶,在热水里重新活过来,舒展成最初在枝头上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