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光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明光车站旁巷弄游玩去处
说到明光车站,大家可能都忙着赶车,很少有人会留意站台后面那片弯弯曲曲的巷弄。其实啊,要是愿意多走几步拐进去,你会发现这里藏着不少让人惊喜的小天地。
顺着车站东侧的红砖墙往右拐,第一个岔路口就能闻到糖炒栗子的焦香。那家开了二十年的零食铺子,老板娘总是系着靛蓝色围裙,铁锅里的栗子哗啦啦响着,外壳油亮亮的。往深处走几步,有个总蹲在石阶上编竹蜻蜓的老爷爷,他的手像会变魔术,青绿色的竹条叁绕两绕就成了旋转的翅膀。孩子们围着看,眼睛亮晶晶的,比收到电动玩具还开心。
巷子里的时光印记
再往深处走,墙上的雨痕都带着故事。某户人家窗台上摆着破陶盆,里面种的白玉簪却长得特别水灵。转角文具店门口挂着手写价目表,五毛钱的橡皮、两块钱的笔记本,仿佛时光还停在十年前。最妙的是傍晚时分,谁家厨房飘出豆瓣酱下锅的滋啦声,混着收音机里咿呀的戏文,那种暖洋洋的生活气,比任何音响效果都动人。
要说在明光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其实不在于具体某个点位。你瞧,几个小孩正蹲在井盖边观察蚂蚁搬家,他们把饼干屑摆成小路线,看蚂蚁队伍怎么绕开裂缝。这边晾着的床单被风鼓成帆布帐篷,就成了捉迷藏的最佳屏障。巷子尽头有棵老槐树,树杈上挂着用麻绳和木板搭的简易秋千,虽然粗糙,但孩子们推推搡搡等着荡高的笑声,能传出半条街。
偶尔会遇见摇着拨浪鼓的货郎,木箱里装着彩绳、玻璃弹珠和各色贴纸。现在很难见到这样的流动小摊了,孩子们攥着硬币围上去的样子,让人想起自己小时候。其实在明光车站旁巷弄游玩,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偶然遇见的趣味——可能转角遇到只亲人的叁花猫,可能发现墙缝里探出牵牛花的蓝色喇叭,或者听见阁楼传来练习小提琴的生涩音符。
这些巷子不像主题乐园那样精心设计,却藏着生活本身的诗意。青苔蔓延的墙角水阀滴答作响,成了天然的节拍器;谁家阳台垂下的紫藤花帘,就是最梦幻的拍照背景。在这里不需要刻意寻找景点,光是看光影从斑驳的砖墙慢慢爬到晾晒的棉被上,就足够消磨半个下午。
记得上次去,还碰见几个中学生坐在杂货店门口的矮凳上写生。画纸上歪歪扭扭的瓦楞、电线杆和晾衣绳,反而比专业风景画更有味道。老板娘好心给他们倒了凉茶,他们说要画下这条巷子交给美术老师,“因为听说可能要改建了”。这话让人心里咯噔一下,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小角落,或许某天真的会变成规划图纸上的商业区。
所以现在路过明光车站,只要时间宽裕,我总会特意绕进这些巷子走一走。听着布鞋踩在青石板上的脆响,看看今天槐树下有没有新的粉笔画,闻闻空气里是谁家在炖红烧肉。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,组合成了城市里最难能可贵的风景。要说在明光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有什么特别,大概就是它能让你忘记时间,回到童年那个悠长的暑假午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