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品茶教室工作坊,常州茶艺学习体验坊
推开那扇嵌着青砖的木质移门,一阵清幽的茶香便柔柔地飘了过来。周末的午后,我走进了这家藏在老巷深处的常州品茶教室工作坊,没想到短短叁个小时,竟让我这个只会“牛饮”的门外汉,对杯中之物有了全新的认识。
穿棉麻布衣的老师正俯身温壶,动作不紧不慢。她抬眼笑了笑:“别急着学步骤,先尝尝这杯茶想告诉你什么。”这话让我愣了神——茶,还能说话?
从烫壶温杯开始的手艺
老师的手轻轻推动茶壶,水流划出匀净的弧线。“很多人觉得茶道高深,其实啊,就是从烫壶温杯这样的小事做起。”她边说边示范,“就像咱们常州人做事,讲究个扎实,一步一个脚印。”
轮到自己动手时,我才发现看似简单的动作竟如此不易。水壶重,手腕抖,注水时总洒出几滴。隔壁座位的阿姨笑呵呵地说:“比我第一次强多啦,我当时直接把水倒桌子上了。”满屋的人都笑了起来,那种拘谨感顿时消散了不少。
在这里,每个细节都有它的道理。老师说,温杯不只是清洁,更是唤醒茶具,让它们准备好迎接茶叶。我突然想到,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很多这样被我们忽略的“准备工作”呢?
在常州茶艺学习体验坊的课堂上,你很难着急。大家都慢下来了,专注于手中的器物,感受水温的变化,观察茶叶的舒展。这种慢,反而让时间变得格外充实。
一片树叶的故事
“你们看,这片茶叶在杯中重新活过来了。”老师指着在热水中缓缓舒展的碧螺春。确实,原本蜷曲的茶叶正慢慢打开,恢复了在枝头时的模样,汤色清澈透亮。
最让我惊讶的是品茶环节。同一款龙井,用不同温度的水冲泡,味道竟截然不同。85度的水泡出来鲜爽甘甜,而沸水冲泡的却带着几分苦涩。“就像交朋友,”老师打趣道,“用对了方式,才能品出真味。”
我们轮流闻香、观色、品啜,学着用语言描述那种微妙的感受。有人说有豆香,有人觉得是板栗味,还有人闻出了淡淡的花香。原来每个人的味蕾记忆都不一样,这种差异让品茶变得格外有趣。
在常州品茶教室工作坊,我逐渐明白——喝茶不只是解渴,更是与自然对话的一种方式。从那片小小的茶叶里,你能尝出阳光、雨露、山雾,还有制茶人的心意。
端着茶杯,我想起了小时候外婆泡的茶。那时候不懂,总觉得苦,现在才品出那里面藏着的生活滋味。老师说,很多学员都有类似的感触,茶似乎总连着记忆,连着情感。
离开时,夕阳正好斜照进院子。我带走了自己冲泡的第一泡茶的照片,还有满身的茶香。更重要的是,心里多了一份安静,学会了在忙碌中给自己留一个喘息的角落。也许,这就是常州茶艺学习体验坊最珍贵的礼物——它不仅教你泡茶,更教你如何安放自己的心情。
巷口回头,那扇木门静静立在那里。我知道,下次感到疲惫时,我还会再来这里,用一壶茶的时间,找回内心的宁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