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克达拉喝茶上课资源群,可克达拉茶学课堂交流组
你说这事儿有意思不?昨天我在菜市场碰到老张,他拎着两包可克达拉的薰衣草茶迎面走来,脸上那叫一个喜气洋洋。还没等我开口,他就拉着我说:"你可不知道,咱们那个喝茶聊天群,现在都快成茶文化学堂啦!"
说起来这个可克达拉喝茶上课资源群,最初就是个茶友随便聊天的地儿。谁家买了新茶具,泡了什么好茶,随手拍张照就往群里扔。后来不知道怎么的,有人开始分享茶道视频,有人发茶叶采摘的纪录片链接,渐渐就玩出了新花样。
从闲聊到学堂的奇妙转变
记得有个周末的早晨,群里退休的王老师发了段自己泡奶茶的小视频。她边操作边讲解:"咱们新疆的奶茶啊,得先用茯茶煮出浓汤..."这一下子把群炸开了锅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从煮茶火候聊到奶与茶的比例,从传统配方说到创新做法。那天上午,群里愣是刷了五百多条消息。
这事儿给了大家启发。既然群里有这么多懂茶爱茶的人,干嘛不正经搞点茶文化学习呢?于是可克达拉茶学课堂交流组的名号就这么叫开了。现在群里每周五晚上都有个小讲座,有时讲茶叶分类,有时教茶具保养,全是群友自愿分享。
上周李大姐讲如何保存茶叶,她把自己家那个紫砂罐拍给我们看,说这个罐子存普洱茶特别合适。她还打趣道:"这罐子跟我闺女同龄,都十二年啦!"听得大家直乐。
你说怪不怪,就这么个自发组织,比很多正经培训班还受欢迎。我想了想,大概是因为在这儿学习没压力。泡着茶,嗑着瓜子,拿着手机就能学点东西。讲的人随心,听的人随意,反倒把茶文化的精髓给琢磨出来了。
前几天群里还在讨论,要不要组织个线下品茶会。老陈说他们家院子大,能摆下叁四张茶桌。刘姐立马接话,说她可以带些自己晒的薄荷茶来。这热火朝天的架势,让我想起小时候街坊邻居凑在一起乘凉聊天的场景。
现在这个群啊,早就超出了单纯喝茶聊天的范畴。昨天还有人分享了首描写茶园的现代诗,虽然写得直白,但那份对茶山的感情是真真切切的。群文件里攒下的资料都快成小型图书馆了,从茶叶百科到茶艺教程,应有尽有。
有时候夜深人静,我泡上一杯可克达拉的罗布麻茶,翻看群里的聊天记录,忍不住会心一笑。这个由喝茶起步的群组,不经意间成了大家交流生活、分享知识的温馨角落。茶香氤氲中,我们不仅学会了品茶,更品出了生活的滋味。
对了,听说下周要讲奶茶的多种做法,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学两招,好在周末给家人露一手。这种随时能学到新知识的感觉,就像喝到一杯刚沏好的热茶,心里暖暖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