枝江火车站小巷子,枝江火车站旁小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0:31:25 来源:原创内容

从枝江火车站出来,往右一拐,就能看见那条熟悉的小巷子。说来也怪,每次出差回来,我总是不自觉地往这儿走,好像这条窄窄的通道才是回家的正路似的。

巷口那家五金店开了十几年了,老板还是爱坐在那张藤椅上听收音机。今天放的是楚剧,咿咿呀呀的唱腔在巷子里飘着,和隔壁早餐店蒸笼冒出的热气混在一起,把整条巷子熏得很有味道。要说这枝江火车站小巷子啊,最迷人的就是这股子烟火气。

巷子里的老手艺

再往里走几步,王师傅的修鞋摊还摆在老位置。他那辆经过改装的叁轮车就是个小工作台,上面挂满了各种工具。“回来啦?”他抬起头,手上的活计没停,“你这双鞋底快磨平了,明天拿来我给你加个掌。”我这才想起,上次出门前确实在他这儿修过鞋。你看,在这条枝江火车站旁小胡同里,连修鞋师傅都记得你鞋子的模样。

巷子中间有棵大槐树,树下总是聚着些下棋的老人。李大爷看见我,举起手里的棋子晃了晃:“来杀一盘?”我笑着摆手,他倒来了兴致:“别看我们在这儿悠闲,昨天老张的孙子走丢了,还不是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分头在巷子里给找着的。”

是啊,这条巷子不光是条通道,更像是枝江这片街坊的客厅。谁家有什么事,在这走一遭就都传开了。前天叁楼的小夫妻生孩子,昨天二楼的姑娘考上研究生,这些消息在巷子里流传的速度,比微信群里还快。

巷子尽头有家理发店,老板阿娟在这儿剪了二十多年头。她的店很小,只能容下两把椅子,可生意一直不错。“现在的人都爱去那些亮堂堂的发廊,”她说,“但我这儿的老主顾就喜欢这份旧旧的感觉。”确实,坐在她那面有点斑驳的镜子前,看着窗外枝江火车站旁小胡同里来来往往的人,剪个头的时间,就能看完半部市井生活剧。

傍晚时分,巷子开始热闹起来。放学回家的孩子们在巷子里追跑,各家厨房飘出炒菜的香味。叁楼的刘婶在窗口喊儿子回家吃饭,那声音能在巷子里传出老远。这时候的枝江火车站小巷子,就像一条流动的河,承载着寻常人家的喜怒哀乐。

记得有回深夜到站,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巷子,却看见修鞋的王师傅还在灯下忙活。原来是在赶着修补附近餐馆服务员的鞋——“他们明天还要上班呢,”他说得很平常。那一刻我突然觉得,这条看似普通的枝江火车站旁小胡同,其实支撑着很多人的日常。

巷子里的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墙角探出的花草自在生长。住楼房的人家把花盆摆在窗台上,那些绿意顺着墙壁爬下来,给这条老巷子添了不少生机。有时候我想,为什么这么爱走这条巷子?大概是因为,在这条枝江火车站小巷子里,能看见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吧。

昨天又路过王师傅的修鞋摊,他正在教一个新来的小伙计。“慢工出细活,”他一边演示一边说,“就像这条巷子,看着不起眼,可缺了它,大家就得绕远路了。”是啊,这条连接着火车站和居民区的巷子,虽然在地图上找不到名字,却是很多人心里最熟悉的路。

太阳快落山了,巷子里的灯光次第亮起。收音机里楚剧还在唱,槐树下的棋局还没散,阿娟理发店的旋转灯箱开始转动。这条枝江火车站旁小胡同,又要迎来一个平常又温暖的夜晚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