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冈品茶工作室,黄冈茶道雅集体验坊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06:33 来源:原创内容

路过黄冈老城区那条熟悉的青石巷,总会被一阵若有若无的茶香牵住脚步。巷子深处那间挂着竹帘的“黄冈品茶工作室”,成了我近来最爱逗留的地方。

推门进去,风铃轻响,满屋茶香便柔柔地拥上来。店主林老师正俯身侍弄茶席,见她用白瓷盖碗冲泡英山云雾,动作不紧不慢,水流悬而不断。她笑着说:“好茶不怕细品,就像过日子,得慢下来才尝得出真滋味。”

茶烟起处见匠心

记得头回来工作室时,我好奇地看着架子上那些标注着年份的茶饼。林老师取下一块2008年的老青砖,边烫洗紫砂壶边闲聊:“这片茶刚来时还带点青涩,在咱们黄冈放了十几年,现在喝起来竟有了药香。”她小心地分茶,“时间这东西很有意思,它能让茶的棱角变得圆润,也能让茶的底蕴慢慢显现。”

茶汤入口的瞬间,我忽然明白了——原来这间工作室不只是卖茶,更像是个让茶叶继续成长的地方。林老师说每批茶到她手里,都要重新调整存放方式:“就像照顾孩子,得知道它们适合什么样的环境。”

在黄冈品茶工作室待久了,慢慢发现这里的妙处。它不是那种正襟危坐的茶道教室,倒更像老朋友的茶叙。常来的几位茶客都成了熟面孔,有时带着新淘的茶器来分享,有时就是安安静静地喝杯茶。有个周末下午,窗外下着细雨,我们五六个人围坐喝茶,不知谁起了话头,大家竟聊起各自故乡的喝茶习俗——潮汕的工夫茶、成都的盖碗茶、云南的烤茶,那暖暖的氛围,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惬意。

茶香里的温暖相遇

上个月参加的“黄冈茶道雅集体验坊”更是让我难忘。那是个金色的秋日下午,工作室特意在后院摆了长桌,铺上靛蓝染布。来的有退休教师、年轻白领,还有带着孩子来的夫妇。林老师没有讲高深的茶道理论,而是带着大家从认茶开始:“别看茶叶干巴巴的,遇到热水就会活过来。”

最打动我的是体验环节。大家亲手泡茶、奉茶,虽然动作生疏,但那份专注让人动容。旁边那位第一次来的姑娘小声说,从来没发现泡茶能这么治愈。当她小心翼翼地把第一泡茶端给母亲时,老人家眼里的笑意比茶还暖。

这样的午后,茶成了联结彼此的纽带。不需要太多言语,一杯茶的温度就足够拉近距离。林老师在教我们闻香时说了句很朴实的话:“好茶自己会说话,我们要学的只是安静倾听。”

现在每次踏进这间工作室,都像赴一场与自己的约会。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,心事也慢慢化开。也许我们追寻的不仅是茶味,更是忙碌生活中那份难得的安宁。黄冈这座城里,能有这样一方静土,确实是爱茶人的福气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