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州在陌生城市怎么找姑娘,异地他乡如何认识新朋友
前两天和老家随州的朋友通电话,他下个月要去成都工作,电话里支支吾吾半天才问出那句话:“在陌生城市该怎么认识人啊?”我握着手机笑了,这不就是当年我刚到深圳时最发愁的事吗?
初来乍到的迷茫
记得刚下火车那会,拖着行李箱站在人来人往的东站广场,明明周围都是人,却觉得比在随州老家山里还要孤单。头两个星期,除了上班时和同事说几句话,回到租的小单间就只剩手机作伴。那段时间我真琢磨过“在陌生城市怎么找姑娘”这个问题,后来才发现,这问题本身就问错了。
第叁周的周六下午,我在楼下便利店买泡面,听见旁边有人用随州口音打电话,那股熟悉的乡音让我忍不住多看了两眼。结账时我鼓起勇气问了句:“你也是随州来的?”就这一句话,让我在深圳交到了第一个朋友。
从身边开始连接
其实在陌生城市认识新朋友没那么复杂。我开始留意身边的机会——公司里有个同事每周叁晚上去打羽毛球,我硬着头皮跟去了两次,虽然技术烂得可以,但场边休息时聊聊天,慢慢也就熟了。楼下的图书馆周末有读书会,我去听了两次,后来主动帮忙搬书,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说到认识异性,我发现强求反而适得其反。有次在咖啡厅,我看见个姑娘在读余华的书,正好我也喜欢,就自然地聊了起来。后来我们成了经常交换书单的朋友,她还介绍我认识了她的朋友们。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的认识,比生硬的搭讪要舒服得多。
打开生活的可能性
现在我在这座城市住了叁年,朋友圈子慢慢扩大。上周我还组织了个同城随州老乡的小聚会,来了十几个人,有刚来的大学生,也有在这里定居多年的叔叔阿姨。聚会上新来的小李说,他来之前也在网上搜过“异地他乡如何认识新朋友”,没想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参加这种同乡活动。
城市其实就像个大容器,里面装满了可能性。健身房、志愿者活动、兴趣小组,甚至是常去的早餐店,都有可能结识新朋友。关键是要走出自己的小房间,给自己和别人一个相遇的机会。
昨天我又接到那个随州朋友的电话,说他已经到成都安顿好了。我告诉他别着急,先从加入公司的篮球队开始,周末再去宽窄巷子附近的茶馆坐坐。电话那头他的声音明显轻松了许多。我想,每个在陌生城市开始新生活的人,都需要经历这个过程——从孤单到适应,从迷茫到从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