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州小粉灯一条街,莱州小灯粉一条街区
傍晚时分,我站在街口,看着眼前这条渐渐亮起暖色光晕的街道。说实话,第一次听说“莱州小粉灯一条街”这个名字时,我心里还犯嘀咕:这该不会是什么特别的地方吧?直到亲眼看见,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
沿着石板路慢慢走,两旁是些有些年头的二层小楼。几乎每家店铺门口都挂着那种粉色的灯笼,灯笼纸透着柔和的光,把整条街映照得温馨又亲切。这些灯笼样式还挺传统,上头没有任何花哨的图案,就是简简单单的粉,像个害羞的姑娘脸颊上的颜色。
街灯下的烟火气
要说这条街最热闹的时候,那肯定是晚上了。六点半左右,各家店铺陆续亮起小粉灯,整条街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。餐馆里飘出炒菜的香味,街边小摊摆出了各种手工艺品,有编织的、木雕的,还有些说不上名字的小玩意儿。
我在一个卖糖画的老大爷摊前停下。他手法熟练得很,勺子一倾一斜,糖浆就像变魔术似的变成了蝴蝶、龙、凤凰。旁边围了几个小孩,眼睛瞪得圆圆的,看得入迷。“这手艺,几十年啦。”老大爷笑着说,手上的动作却一点没停。
继续往前走,能听到各家店里传出的说笑声。有家小面馆特别热闹,透过窗户能看到里面坐满了人。热腾腾的蒸汽从厨房飘出来,混着食客们的谈天说地,那种感觉,怎么说呢,就是让人心里特别踏实。
不只是条街,更是个念想
和一位在街边纳凉的大爷聊起来,他说这条街从他小时候就有了。“最早啊,就只有几户人家挂这种小粉灯,后来大家都觉得好看,就都挂起来了。”大爷摇着蒲扇,慢悠悠地说,“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懂,但我们这些老人,看到这些小粉灯,就觉得亲切。”
确实,走在莱州小灯粉一条街区,你会感觉到这里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那么简单。那些灯光,那些声音,那些气味,都像是有了生命,在诉说着属于这条街的故事。
我发现这里的店铺大多是家庭经营的,一做就是几十年。有对夫妻开的小书店,丈夫负责选书,妻子负责收银,两人默契得很,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要什么。书店里还特意留了个角落给孩子们看书,虽然不大,但布置得特别温馨。
走到街的中段,有家老字号的点心铺子。玻璃柜里整齐摆着各色糕点,最受欢迎的是他们家的桃酥,每天下午叁四点就卖完了。老板娘说这是她婆婆传下来的配方,“火候、用料,一点都不能差。”她边说边麻利地给客人打包,脸上的笑容跟门口的小粉灯一样暖。
夜深了,街上的人渐渐少了,但小粉灯还亮着。据说这些灯会一直亮到凌晨,为晚归的人照个亮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老家巷口的那盏路灯,也是这么默默地守候着。
离开的时候,我回头又望了一眼这条街。粉色的灯光在夜色中连成一片,像是给整条街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。心里突然有点感动,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,还能有这样一条街,保留着原来的样子,原来的温度,真不容易。
下次来莱州,我一定还会再来这里走走。也许到时候,又能发现些新的故事,在那些温暖的小粉灯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