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州快餐品茶工作室,潮州快餐茶饮工作室
最近路过城南,发现一家新开的潮州快餐品茶工作室,门面不大却总飘着茶香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我心里直犯嘀咕:这到底是个喝茶的地方还是吃饭的馆子?
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推门进去,没想到里面别有洞天。左手边是明档厨房,师傅正颠着炒锅,芥蓝牛肉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;右手边茶台前,穿着棉麻衫的姑娘不紧不慢地烫着盖碗,凤凰单丛的蜜兰香悠悠荡荡地飘过来。这种搭配还挺新鲜——既能十分钟解决一顿便饭,又能坐下慢悠悠品功夫茶。
快餐与慢茶的奇妙组合
老板娘是位潮州大姐,看我站在门口张望,笑着招呼说:“细弟,毋使惊,哩厝人最会安排生活。”她告诉我,很多老街坊中午来吃个碟头饭,顺手打包两盒茶叶;也有附近写字楼的年轻人,下午约客户谈事情,点壶茶配几样茶点,比咖啡馆安静实惠。
我点了份卤鹅饭,配了杯蜜兰香单丛。等餐时观察四周,发现墙上挂着潮汕民居的黑白照片,老式收音机里放着潮剧片段。最妙的是每个座位都有充电插座,书架摆着潮商故事和茶文化杂志。这种布置让人感觉很踏实,就像走进某个潮州朋友家的客厅。
卤鹅饭端上来时,我正啜着第二泡茶。鹅肉卤得恰到好处,搭配的酸菜特别解腻。邻座两位大叔边斟茶边聊生意经,茶杯碰撞声和他们的潮汕话交织成独特的背景音。突然理解了这个潮州快餐茶饮工作室的妙处——它把潮州人“拼”的精神融入日常,既要效率也要品质,能快也能慢。
后来我成了常客,渐渐发现更多细节。他们家用的是韩江流域的瓷泥烧制的茶具,泡茶水质经过叁道过滤。最受欢迎的是28元的工作餐,包含一荤一素和随机茶饮,附近上班族都说这个价格在市中心很难找到第二家。
有天下午雨下得很大,店里没什么人。老板娘边整理茶罐边和我闲聊:“现在人都太忙啦,但再忙也要喝茶。我们做这个潮州快餐品茶工作室,就是想让年轻人记住老祖宗的滋味。”她说话时手腕轻抬,冲泡凤凰单丛的动作行云流水,茶汤橙亮清透。
现在我习惯每周去两叁次,有时是为那碗热乎乎的砂锅粥,有时单纯想喝杯地道的工夫茶。在这个既要速度又要温度的时代,这样的地方确实难得。它不像高级茶室那样让人拘谨,也不像普通快餐店那般匆忙,刚好卡在生活最舒服的节奏点上。
前天带朋友去体验,他好奇地问为什么叫工作室而不叫餐厅。老板娘笑着解释:“工作室听着亲切嘛,就像街坊邻居来家里坐坐。”这话倒提醒了我,或许最好的生意经,就是把商业空间变成生活场景。就像潮州人常说的“茶叁酒四”,叁个人喝茶刚好,四个人喝酒尽兴,重要的是那份恰到好处的人情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