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陵水会交流群,乐陵水友互动社区
这几天在乐陵水会交流群里聊得火热,有个朋友问我知不知道哪里能修水泵,发完求助才五分钟,下面就蹦出来叁条推荐。这种效率,放在别的地方还真不多见。
说起来,这个群已经成了我们这群人的日常必备。早上六点就有人分享河道水位照片,中午讨论哪家五金店材料实惠,晚上还能看到有人发堤坝维护的小视频。这种随时能找到人搭话的感觉,就像街坊邻居坐在大树下乘凉聊天似的。
从陌生到熟悉的故事
记得去年刚入群那会儿,我连群里常说的“汛前检查”具体要做什么都不太清楚。有次在乐陵水友互动社区里问了句蠢问题,本来以为会被笑话,结果王工长直接发了段语音,把每个步骤讲得明明白白。后来才知道,这位王工长在水利部门干了二十多年。
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特别打动人。上个月张大姐家井水变浑,她在群里刚说完情况,马上就有懂行的建议她先检查滤网。第二天问题解决了,张大姐特意在群里发了好几个感谢的表情。
现在我们这群人偶尔还会约着去河边转转,看看水位标尺,交流下最近的水质情况。这种从线上到线下的联系,让这个群变得不只是个聊天工具,更像是把大家的生活都串在了一起。
那些意想不到的收获
最让我惊讶的是,这个乐陵水会交流群居然还能帮人解决工作难题。前阵子小李负责的片区要更换老旧水管,他在群里随口提了句施工难度大,立马收到七八条实用建议。有人说可以试试新型连接技术,有人提醒要注意避开交通高峰期,连材料采购的渠道都有人帮忙联系。
这种经验共享特别珍贵。很多实际操作中的小窍门,书本上根本找不到,但在乐陵水友互动社区里,随便翻翻聊天记录都能学到不少。老技术员们几十年积累的智慧,就这样通过日常聊天传递给了年轻人。
有时候看着群里的讨论,会突然觉得我们这群人挺有意思的。虽然来自不同岗位,有退休的老水利,有刚入行的年轻人,还有只是关心家乡环境的普通居民,但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知道的那点东西拿出来分享。
或许正是这种看似随意却又实实在在的交流,让乐陵的水利建设多了几分人情味。就像前几天群里在说的那个新修的排水渠,从设计到施工都有群友参与讨论,现在完工了,大家路过时都会多看上两眼。
其实想想,这样一个群能坚持活跃这么久,靠的不是什么复杂的管理规则,就是大伙儿心里都装着同样的事。谁家水管坏了马上有人支招,哪个片区要停水提前通知,这些点点滴滴的互助,慢慢就织成了一张看不见的网。
今天早上又看到群里在讨论雨季前的准备工作,这个季节总是特别忙碌。不过看着不断刷新的消息,突然觉得很踏实——有这么多人在为同一件事情操心,这种感觉,挺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