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乡火车站附近站街,邻近站点街边
那片街灯下的烟火气
从宁乡火车站走出来,天已经擦黑了。出站口人群熙攘,拉客的司机、接站的亲友,各种声音混在一起,热热闹闹的。我拖着行李箱,没急着打车,倒想顺着车站旁边那条老街走走。这条路,我几年前来过,变化不大,还是那股子熟悉的市井味儿。
路灯早早亮了,昏黄的光晕洒在路面上。沿街的小店铺都开着门,五金店、小吃摊、理发馆……密密麻麻挤在一起。炒菜的香味、偶尔传来的几句乡音,让这条街充满了生活气息。走着走着,就到了人们常说的那片区域——宁乡火车站附近站街。这里算不上繁华,但人来人往,有种特别的活力。
路边有些零星的小摊,卖水果的、做煎饼的,摊主和熟客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。再往前,能看到一些年纪不等的女性站在街边灯影下,叁叁两两,或倚或站。她们大多穿着普通,不像电影里那么光鲜,就像你我在菜市场可能遇到的任何一个普通人。有刚下火车的旅客经过,她们会低声问一句“住宿吗?”或者“休息不?”,声音不高,带着点试探。
说实话,第一次见到这场面,心里会有点犯嘀咕。但常在这片跑的人都知道,这就是邻近站点街边特有的一种生态。她们中的多数人,可能就住在后面的巷子里,为了讨生活,才在傍晚后出现在这里。我见过一个四十多岁的阿姨,一边守着个小烟摊,一边偶尔招呼路过的独行旅客。她说,家里孩子在上学,光靠卖烟不够。
这片邻近站点街边的夜晚,仿佛自成一个小世界。它和百米开外火车站广场的明亮整洁不太一样,这里更粗糙,也更真实。你能看到刚下工的民工坐在路边小店门口,就着一瓶啤酒嗦粉;也能看到拉着行李箱的旅客,和站街的女子低声谈好价钱,然后一前一后走进旁边窄巷里的家庭旅社。
有人说这里乱,的确,环境不算好,地上偶尔能看到垃圾,空气里混杂着油烟和灰尘的味道。但也有人说,这里有种别处没有的“方便”——对于许多中途转车、预算有限的旅客来说,花不多的钱就能找个地方歇歇脚,甚至解决一些生理需求。这邻近站点街边的存在,似乎满足了某种特定而又真实的需求。
我记得有次深夜在这等朋友,和一个跑货运的司机聊过几句。他说他常跑这条线,每次在宁乡火车站卸完货,累了就会来这片找个地方睡一觉。“便宜,方便,还不拘束。”他点了根烟,笑着说,“大酒店咱住不起,这儿挺好。”他的话很直白,却点出了这片区域存在的某种合理性。
夜色渐深,街边的人换了一拨。有些女子收拾东西,骑上电动车消失在小巷深处;也有些依然守在原地,等着最后一班火车到站。路灯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映在斑驳的墙上。这条宁乡火车站附近站街,在深夜呈现出一种疲惫而执拗的静谧。
离开的时候,我回头看了一眼。那片灯光依旧昏黄,人影绰绰。这里不像车站主体那样光鲜亮丽,更像是它一个不那么体面、却无法割舍的影子。它存在着,嘈杂着,服务着那些同样在生活里奔波的人。或许,这就是城市缝隙最真实的样子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