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河口新茶嫩茶已到店,新茶嫩茶到店老河口
这几天走在老街上,远远就闻见一股熟悉的茶香。拐过街角,果然看到张叔家茶铺门口支起了新招牌——老河口新茶嫩茶已到店。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,在街坊间传开了。
张叔正忙着给新茶拆箱,见我进来,乐呵呵地招呼:“今年这批春茶来得正是时候,前两天还担心雨水多会影响品质,没想到采茶那天赶上了好天气。”他边说边打开装茶的锡罐,那股清新中带着甜润的香气立刻飘满了整间屋子。
新茶到店的喜悦
几位老茶客已经迫不及待地围在茶台前。李老师推了推眼镜,凑近仔细观察茶叶:“这翠绿的颜色真鲜亮,芽头饱满,白毫明显,是咱们老河口本地茶山的特色。”旁边王阿姨接话:“每年就盼着这时候,新茶的鲜爽劲儿是陈茶比不了的。”
张叔取出青瓷盖碗,熟练地温杯、投茶。热水冲下去的瞬间,茶叶在杯中舒展,像刚睡醒的精灵。茶汤渐渐泛出淡金色,香气层次分明——先是嫩豆香,接着是淡淡的花果甜,最后留在杯底的是清新的草木气息。
“这批新茶嫩茶到店老河口比往年早了叁天。”张叔给大家斟茶,“茶农说今年春天暖和得早,茶树发芽齐整,采摘期集中,品质反而更好了。”他指了指墙上的照片,“还是老地方,咱们本地茶山向阳的那片坡地,昼夜温差大,茶叶内含物质积累得特别丰富。”
坐在窗边的赵大爷小心地啜了一口,眯起眼回味:“这茶汤入口丝滑,鲜醇回甘,确实是熟悉的味道。让我想起年轻时在茶山帮忙的日子,清晨带着露水采茶,茶叶的嫩香沾满双手,一整天都散不去。”
新茶到来的消息让这条老街突然热闹起来。不时有熟客推门而入,彼此寒暄着“今年来得真早”,然后自然地加入品茶的行列。茶香袅袅中,大家聊着家常,也交流着各自的冲泡心得——水温要控制在85度左右,冲泡时间不宜过长,第二泡的味道最是醇和……
张叔又取出另一款茶:“这是同一批茶青做的红茶,发酵程度恰到好处,你们尝尝。”同样的原料,经过不同工艺,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味。红茶汤色橙红明亮,带着蜜糖般的甜香,与绿茶清爽的口感形成有趣对比。
夕阳西下,茶铺里的人渐渐散去。每位客人离开时,手里都提着几两新茶。张叔站在门口送客,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。这批新茶嫩茶到店老河口,不仅带来了春天的味道,更串联起街坊邻里的情谊。茶香依旧在暮色中飘荡,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小城与茶的不解之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