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常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邻近车站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0:53:23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台旁被遗忘的角落

每次从五常火车站下车,我都会习惯性地往右拐。那里藏着一条老巷子,准确说,是五常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。它和崭新的车站广场就隔着一条马路,却像被时光遗忘在了另一个时代。

刷着绿漆的铁皮车厢哐当哐当驶远,站台上的喧嚣渐渐平息。我穿过广场,迈步走进这条小巷。阳光仿佛在这里变了调子,从广场上的明亮晃眼,一下子变得柔和温吞,慵懒地趴在斑驳的砖墙上。空气里飘着一股复杂的味道,刚下过雨的地面泛起泥土的腥气,混着某家小餐馆后厨传来的炒菜香,还有点老房子特有的潮味儿。这份混杂的气息,反倒比车站里消毒水似的空气更让人心安。

巷子不宽,并排走叁四个人就显得有些挤了。脚下的石板路磨得发亮,坑洼处积着浅浅的雨水,倒映出头顶交错纵横的电线,和偶尔探出墙头的叁角梅。这里的节奏,和几十米外那个要求人人步履匆匆的火车站,完全是两个世界。一位老大爷坐在竹椅上,眯着眼听收音机里的咿呀戏曲,手边的搪瓷缸冒着若有若无的热气。他好像在这儿坐了很久,久到成了巷子的一部分。

往前走几步,能看见一些几乎要消失的老行当。一个不到十平米的修鞋铺,老师傅鼻梁上架着老花镜,头也不抬地敲打着一只脱了线的皮鞋,叮叮当当的声音很有节奏。隔壁是家锁匠铺,兼卖各种钥匙扣和电池,玻璃柜台被岁月磨出了毛边。我甚至怀疑,整座城市恐怕只有这条邻近车站的小巷,还留着这样便宜又手艺扎实的铺子了。它们倔强地存在着,像一个个活的标本。

我常想,为什么会对这个地方如此着迷?也许是因为,在一切都追求效率和更新的今天,这里提供了一个可以喘息的缝隙。你不用急着赶往下一个目的地,巷子本身就成了目的地。看着那些不紧不慢的身影,听着那些琐碎而真实的生活声响,心里那些被现代生活绷紧的弦,会不知不觉地松弛下来。这里的时间,仿佛是慢了一拍的。

巷子深处有家面馆,老板是个嗓门洪亮的中年人。熟客来了不用看菜单,直接喊一句“老样子”,他便心领神会。我找了个靠墙的位置坐下,木桌被擦得泛白,但摸上去有种油润的质感。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下肚,旅途的疲惫便被冲刷得干干净净。这种满足,是车站里那些标准化快餐永远给不了的。
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,不是那种刺眼的尝贰顿白光,而是昏黄的、带着温度的光。它们从各家窗户、店铺门帘里透出来,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。我该离开了,重新汇入车站广场那片光亮与匆忙的人流。回头望去,那条五常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静静地卧在暮色里,像一位沉默的旧友,你知道他总会在那里,等着你下一次不经意的到访。这份踏实,或许就是它最动人的地方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