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尔果斯品茶工作室,霍尔果斯茗茶工作坊
要说在霍尔果斯找个地方歇歇脚、静静心,不少人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两家店:霍尔果斯品茶工作室和霍尔果斯茗茶工作坊。这两家店名字听着像兄弟,做茶的路数却各有各的味儿,成了咱们这儿茶客们常挂在嘴边的话题。
先说品茶工作室吧。我第一次推门进去,就被那股子安静劲儿给摁住了。店里光线柔和,博古架上茶具摆得规整,不像个买卖地方,倒像主人自家的茶室。老板是个瘦高个,话不多,看你坐下,便不紧不慢地烫杯、温壶。他冲茶时眼神专注,水流又稳又匀,那架势不像在做生意,倒像在伺候一位老友。
记得有回我尝他泡的老白茶,他递过杯子时轻轻说了句:“您细闻闻,是不是有股子药香裹着蜜甜?”我一试,还真是。在他这儿喝茶,你得慢下来。他乐意跟你聊茶的山场、工艺,甚至跟你掰扯为啥同一棵茶树,向阳和背阴的叶子味道能差出二里地。在这儿待上一下午,常常觉得不光是嘴巴喝了茶,连心里那点毛躁也被熨平了。
茗茶工作坊里的热闹劲儿
可一拐弯进了茗茶工作坊,那就是另一番光景了。还没进门,先听见里头人声夹杂着笑声。店面亮堂开阔,当间一张大茶台总能围上好几个人。老板娘性子爽利,见谁都能唠上两句,她一边手上飞快地出汤分茶,一边还能跟熟客打趣:“张姐,今儿这泡岩茶可留不住,再不来就进他们肚子啦!”
这儿像个茶叶小集市,天南地北的茶都能碰上。今天可能试广东的凤凰单丛,明天又有云南的普洱新茶饼。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“这茶劲道足”或者“那个回甘真不赖”,偶尔为哪个茶更好争得面红耳赤,可转眼又笑嘻嘻地互相斟茶。有一回,我亲眼见着两个为茶叶年份争执的大哥,最后却被老板娘一句“好茶不分新旧,对味才是亲人”给逗乐了,双双举杯。
这种随和,让很多刚入门的人特别愿意来。不懂就直接问,没人笑话你。有一回旁边一位大姐小声问为啥这茶汤是橙红色的,立刻有好几个声音抢着给她解释,老板娘最后还补了句:“姐,茶这东西,喝明白了是学问,喝不明白是开心,您觉得顺口就成!”这话实在,听着心里暖和。
这两家店就这么在霍尔果斯扎下了根。有人说,品茶工作室是给茶做“减法”的地方,撇掉浮华,让你品个本真;而茗茶工作坊是做“加法”,添进人情世故,喝出个热闹圆满。其实想想,咱们过日子,有时候需要工作室里那份独处的清净,有时候又贪恋工作坊里那口热闹的人气儿。
现在天冷了,路过那片街区,两家店的窗户都透出暖光。品茶工作室里可能叁两人对坐细语,茗茶工作坊则是一团热气飘出窗来。你说哪个更好?这事儿真没个准答案。要不,您得空也去坐坐?看您今天的心情,是想寻个安静角落,还是扎进人堆里图个乐呵。反正茶都是好茶,地方也都是好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