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银品茶上课微信,白银茶艺学习交流群
最近有个朋友神神秘秘地跑来问我:“哎,你听过那个白银品茶上课微信吗?”我当时一愣,这组合听着新鲜,仔细打听才知道是个叫“白银茶艺学习交流群”的线上学习小组。
说实话,刚被拉进群那会儿,我心想不就是个普通的喝茶群嘛。没想到里面还挺热闹,每天几百条消息刷刷地往上冒。有人在问白茶该用多少度的水泡,有人晒自己新入手的景德镇茶杯,还有人半夜叁点发自己泡的普洱汤色让大家点评。群主是个资深茶人,大家都喊他白老师,每周固定通过微信语音开两次茶课。
从茶叶小白到入门选手
记得第一次听白老师讲课,他正讲到怎么分辨安溪铁观音和台湾乌龙。“你们看啊,这个铁观音的叶子是椭圆形的,泡开后边缘会微微发红……”他讲得特别细,连怎么用手指感受茶叶的干燥程度都手把手教。群里有个大姐突然插话:“老师等等!我赶紧把我家那罐铁观音拿出来对比看看。”
这种随时互动的方式,比看视频课生动多了。有问题直接问,老师看到就会回复。有时候其他茶友也会帮忙解答,你一言我一语的,不知不觉就学到了不少东西。我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,慢慢搞明白了原来茶叶不是越贵越好,而是要找适合自己的。
上个月群里组织了个线上品鉴会,白老师提前把六种不同产地的白银针分装成小样寄给大家。那天晚上,叁十多个人同时泡茶,通过微信群交流感受。“我这个有淡淡的毫香”“我泡的第叁泡还有甜味呢”……虽然隔着屏幕,却好像真的坐在一起喝茶聊天。
慢慢地,我发现自己泡茶的手艺真有点长进了。前几天朋友来家里,我随手泡了壶正山小种,她惊讶地说:“你这泡的跟我买的同款茶叶,味道怎么不太一样?”我心里偷偷乐,这可都是在白银茶艺学习交流群里学来的本事。
要说这个群最让人舒服的地方,就是大家都不端着。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“茶道大师”,都是真心喜欢喝茶的普通人。有位退休的老教师,每次都会认真记笔记;还有个开奶茶店的小伙子,总想着把传统茶文化融入他的新品里。
前两天群里又在讨论春茶上市的事,白老师提醒大家:“别盲目追早,有些茶就是要等到清明前后才够味。”这话说得在理,喝茶这件事急不得,就像学茶一样,得慢慢来。我现在每天睡前都会刷刷群消息,看看今天又有什么新话题。要是哪天没看,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
其实喝茶这件事,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也复杂。但在这样一个微信群里,既能学到正经的茶叶知识,又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,确实是件挺难得的事。要是你也对茶感兴趣,不妨找个靠谱的群试试,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