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平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学生活动叁小时百人参与
夏日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,在教学楼前洒下斑驳的光影。周五下午叁点半,原本安静的操场忽然热闹起来,叁叁两两的学生说笑着从各个教学楼涌向这里。有人手里还抱着篮球,有人肩上搭着运动毛巾,脸上都带着周末前特有的轻松神情。
“这么多人都是来参加活动的吗?”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停下脚步,有些惊讶地望着逐渐聚集的人群。旁边扎马尾的女生踮起脚尖数了数:“看样子不止一个班的同学呢。”
百人集结的幕后故事
其实这次高平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活动,筹备过程比想象中要曲折得多。组织者李老师站在主席台旁,看着陆续到场的学生,不禁想起上周的协调会。“场地只有周五下午空着”,“各个年级的放学时间不一样”,“还要考虑学生往返的安全问题”...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。
最后能凑齐这百人规模,靠的是各班班委一个个去沟通协调。高二(3)班的班长王明记得,光是确定最终人数就跑了叁趟教务处。“有些同学要参加补习,有些家里离得远,我们就把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在叁小时内,这样大家都能赶上末班车。”
操场东南角,几个学生正在调试音响设备。这是他们从学校广播站借来的,为了确保活动效果,提前一周就预约好了。负责设备的陈同学说:“我们测试了好几次,就怕活动当天出问题。毕竟这么多人,要让每个同学都能听清楚。”
叁小时里的精彩瞬间
四点整,活动正式开始。令人意外的是,第一个环节不是领导讲话,而是由高叁学长带领的破冰游戏。“原来不认识的同学,通过几个小游戏就熟悉起来了。”刚转学来的刘欣笑着说,“我认识了两个隔壁班的朋友。”
随后的学生活动叁小时百人参与过程中,最受欢迎的是社团展示环节。街舞社的即兴表演引来阵阵喝彩,文学社的现场诗歌朗诵让人静心聆听,机器人社的无人机演示更是把气氛推向高潮。操场边的树荫下,几个同学在交流刚学到的无人机操控技巧,时不时爆发出恍然大悟的笑声。
“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。”活动进行到一半时,负责计时的同学看了看表。原计划每个环节30分钟,但同学们参与的热情让每个环节都自发延长了十来分钟。组织者临时调整流程,把最后的自由交流时间缩短了五分钟,这才保证活动整体按时结束。
夕阳西下,六点的下课铃声准时响起。不少同学还意犹未尽,边走边讨论着刚才的社团展示。“那个编程社团看起来挺有意思的,”一个男生对同伴说,“我打算下周去他们活动室看看。”
看着同学们陆续离开的背影,李老师露出欣慰的笑容。这次学生活动叁小时百人参与的效果超出了预期,不仅促进了各年级学生的交流,更让很多同学找到了兴趣相投的伙伴。教学楼的灯光次第亮起,操场上渐渐恢复了宁静,只有篮球架上还在微微晃动的篮网,似乎在诉说着刚才的热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