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雄哪里有站岗姑娘的地方,楚雄站岗姑娘位置在哪
这几天老有朋友问我,说在楚雄哪里有站岗姑娘的地方,还非要拉着我一块儿去找。这话听着怪别扭的,人家姑娘好端端站什么岗啊?
后来绕着城区转了两圈才弄明白,原来他们说的是南城门那边穿着民族服饰的迎宾姑娘。每天下午太阳偏西的时候,她们就会站在古城门口,衣裳上的银饰叮当作响,远远看着像画儿似的。
古城门前的别样风景
要说这楚雄站岗姑娘位置在哪,还真就得往老城区走。青石板路走到头,瞧见那座翘角飞檐的城门楼子,基本就找对地方了。有个扎着蓝头帕的姑娘告诉我,她们在这站了叁年多,最早是旅游公司安排的表演,后来倒成了游客必看的景致。
那天碰到个从昆明来的大叔,举着手机拍了半个钟头。我凑过去瞅了眼,发现他专门在拍姑娘们衣裳上的绣花。“你看看这针脚,”他指着屏幕说,“我老伴以前也是绣娘,现在年轻人会这个的可不多了。”
其实除了南城门,茶马古道广场傍晚也有穿彝家衣裳的姑娘。不过她们不固定站着,而是捧着酒碗唱敬酒歌。你要从旁边经过,她们就会笑盈盈地递上竹筒杯。当然啦,那是米酒,度数不高,就是图个热闹。
住在附近的老住户说,早些年哪有这些讲究。后来旅游发展起来了,年轻人反而把老传统捡起来了。现在这些站岗的姑娘里头,还有两个是大学生,周末专门从学校赶过来。
银饰声里的烟火气
有天我特意赶在日落前又去了一趟,正好撞见她们换岗。两个姑娘互相帮着整理头饰,银链子哗啦啦地响。旁边卖烤豆腐的阿姨探头说了句:“慢点儿收拾,来得及。”那种熟稔劲儿,一看就是老街坊。
要说楚雄哪里有站岗姑娘的地方值得细细品味,我觉得反倒是这些不经意的小瞬间。比如她们和摆摊大娘聊天时的笑声,帮游客指路时比划的手势,还有换岗后结伴去吃米线的背影。
现在年轻人总爱说“仪式感”,要我说啊,这种日复一日的坚守才是最真的仪式感。不过这话可别让那些姑娘听见,不然该笑话我老土了。
最近听说又在培训新的迎宾队伍,说不定下个月去,就能在更多地方见到她们的身影。只是不知道到时候,还能不能闻到烤豆腐摊子飘来的焦香,听见银饰在风里叮叮当当的声响。